涂炭

爱造句 4年前 (2022-04-15) 句子大全 307 0

涂炭:tútàn 基本解释:[uttermisery]烂泥和炭火,比喻极困苦的境遇。也比喻污浊的地方有夏昏德,民坠涂炭。——《书·仲虺之诰》民生涂炭。——《广东军务记》生灵免遭涂炭●详细解释:1.比喻极困苦的境遇。《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孔传:“民之危险,若陷泥坠火。”晋潘岳《西征赋》:“竭股肱於昬主,赴涂炭而不移。”太平天囯汪潭《建天京于金陵论》:“於是龙车光降金陵,日驭威临建业。后舞前歌,出军民於涂炭。”吴晗《朱元璋传》第三章三:“北伐的目的是为了治世安民,是为了拯生民于涂炭。”2.借指陷入灾难的人民。南朝梁沉约《梁鼓吹曲·道亡》:“救此倒悬拯涂炭,誓师刘旅赫灵断。”清吕守曾《经史法戒诗》之十:“治安共説梁天监,南北通和救涂炭。”3.泥淖和炭灰。喻污浊之地。亦谓污浊。《孟子·公孙丑上》:“立於恶人之朝,与恶人言,如以朝衣朝冠,坐於涂炭。”《韩诗外传》卷一:“廉洁直方,疾乱不治,恶邪不匡,虽居乡里,若坐涂炭。”《东观汉记·赵熹传》:“遇更始亲属,皆踝跣涂炭,饥困不能前。”《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六年》:“柳元景欲救怀文,言於上曰:‘沉怀文三子,涂炭不可见;愿陛下速正其罪。’”4.蹂躏;摧残。《后汉书·党锢传序》:“海内涂炭,二十餘年,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水浒传》第六三回:“滥官当道,污吏专权,殴死良民,涂炭万姓。”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戕贼人道,涂炭生灵,是不仁也。”峻青《故乡杂记》:“如果不消灭这个敌人……我们的人民,不晓得还要遭受多大的涂炭。”★◎涂炭tútàn[uttermisery]烂泥和炭火,比喻极困苦的境遇。也比喻污浊的地方有夏昏德,民坠涂炭。——《书·仲虺之诰》民生涂炭。——《广东军务记》生灵免遭涂炭

1、七只麒麟同时作乱,一时间山崩地裂,洪水巨风,电闪雷鸣……整个洪洛大陆都笼罩在黑暗之中,生灵涂炭,那场巨大灾难毁灭了一切。

2、顷之,召入奏事,吏民追送,莫不流涕;邻郡闻定子至,焚香夹道,举手加额曰:“微公,吾属涂炭久矣。

3、滔滔水患伤无数,涂炭生灵帐归谁?

4、后因清朝后期和民国时期,战火纷飞,民生涂炭,盗匪出没,妖魔横行,青莲观逐渐颓废。

5、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之酷,元元涂炭,无所依诉。

6、没有任何烟尘,却使人间生灵涂炭;没用任何枪枝,却使家庭支离破碎。抗击*品,走向光明,杜绝它,让正义之火燃烧!

7、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晋书?祖逖传》)!

8、唐明皇原是一个颇有作为的皇帝,但久安思逸,寄情声色,弛了朝纲,引起权奸?衅,藩将叛乱,坏了江山,使生民涂炭。

9、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互相征伐,百姓生灵涂炭。

10、如果江山变乱,生民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对我的重托呢?”周公旦又对将要袭其爵,而到鲁国封地居住的儿子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论身份地位,在国中是很高的了。

11、杀气冲霄汉,惊动斗牛宫,天璇星与天玑星喁喁私语道:“铁木真必成大器,席卷中原,可叹人间又遭生灵涂炭!”摇光星微颔首曰:“此乃天意,且看八十载后元朝必兴,各位拭目以待。

12、当此江浙军务吃紧生民涂炭,我两宫皇太后孜孜求治,南望增忧,若非曾国藩之悃忱真挚,亦岂能轻假事权?所有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巡抚提督以下,仍悉归曾国藩节制。

13、狂昏承祀,国维以紊,毒流九县,衅秽三灵,?绅戮辱,黔庶涂炭,人神同愤,朝野泣血。

14、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15、多年的战乱使阿富汗河山破碎,人民惨遭涂炭。

16、他痛恨军阀混战造成民生涂炭,心情抑郁,常书“预备受苦”四字勉励其事。

17、阎王爷呵,人间的阿倮平白无故涂炭生灵,罪大恶极!

18、对于中原百姓来说,神州陆沉,生灵涂炭,不啻是一场天裂地崩的大劫难,其震撼力和影响力均极为巨大。

19、五每到一处,鲜红的火山锥和参差林立的黑色熔岩标志着小岛所经历的暴力涂炭。

image.png

20、一百七人族少年,为何要奉魔为名,是欲涂炭生灵,还是要挽救这天下苍生?且看一个人是如何从肤浅到深沉,从坚持到动摇,从平凡到卓越。

21、无数外国修士蜂拥而至,涂炭生灵,灭杀宗派,当年执掌玄铁令的各大联盟,大部分都是外来修士毁灭的。

22、吏制败坏,宦官专政,奸臣当道,以至天下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23、拯社稷之横流,提亿兆之涂炭。

24、既入丹水,遇更始亲属,皆裸跣涂炭,饥困不能前。

25、想当年你师祖玄德真人,联合多位道宗高人联手对付这千年僵尸,却不料这孽畜拥有上天屠龍,彻地涂炭生灵之道行,此乃僵尸中的最上位邪祟,铜甲金身之僵王。

26、司管天河的玉龙见生灵涂炭,万民悲怆,动了恻隐之心,不顾玉帝的命令,决心拯救人间大众,在天河里喝足了水,布云施雨,普降甘霖。

27、予恭承天命,罔敢自安,方欲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

28、而此种种,几度引起了正邪门户之争,也不免生灵涂炭。

29、沛县为汉高故里,自秦末志士揭竿发难,习武之风日盛,迨至清末,列强入侵,战乱频仍,贪官污吏残民以逞,邪恶横行,生民涂炭,为健身自卫,以备非常,公于幼时,授业于宗师张监公门下,立志习洪拳,武功讲其嫡传,继而勤学苦练,夙夜不懈,潜心探讨,造诣颇深,功夫精湛,技超群英,深梦恩师青睐,公设场传艺,培育后人,殚精竭虑,教导有方,德艺并重,一丝不苟,故门徒多艺有侧,精有所就,诸如其子,李谨纯、李谨德、高足邓洪先、邓洪友、王传经、王心平、王厚梅、心全、李居信、李居贞、刘广来等,乃至孙辈李厚运、李厚亮、李厚轩、李厚光、李厚永、李厚祥。

30、冗长的信件总算读完了,通过信件内容,徐小奇仿佛看见一位忧国忧民的将军不甘大战兴起生灵涂炭,而奋笔疾书,希望他所谓的“叛逆”。

31、庆远曰:“和亲则二国交欢,苍生再赖;不和则二国交怨,苍生涂炭。

32、元顺帝无道,生民涂炭,群雄并起,鹤皋对全、贾两位知友说:“眼看时势艰难,谁能救民于水火,登之衽席呢?

33、相传唐太宗贞观年间,湘东连年水灾加旱灾,瘟疫肆暴,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34、詹姓永嘉之乱徙奔江南,有詹氏先人咏诗为证,如《永嘉衣冠南渡诗》:“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

35、【出处】唐?李世民《命俭等征诏》:“新罗日蹙,百姓涂炭,遣使请援,道路相望。

36、由于前面写有渡河情况,这两句出现就不显得生硬;又由于前面写有社会凋残、生民涂炭情况,这两句也就显得很有感情、很有力量了。

37、轻则国王丧身,重则国家灭亡,生灵涂炭。

38、孙瑜藉几个平凡村民的遭遇,对战争和军阀割据作出最强烈的控诉。因一小撮人的野心导致无数的生灵涂炭,人性遭横蛮扭曲。在这乱世中,人类最基本的情感抒怀(笑)也可成为绝响。

39、在京城中,亲见二帝北行,皇族系虏,生民涂炭,誓不与敌俱存,故终身不主和议”。

40、〖示例〗这个艳传,那个步韵,比对于~,生民涂炭之惨的大事情还起劲。

41、在军阀混战的时代,房屋丘墟,生灵涂炭,老百姓苦不堪言。

42、商朝末年,魔王横行天下,生灵涂炭,元始天尊即命令玉帝派遣北帝统领十二天军下凡讨伐魔王。清朝末年,由五姓渔民发起募捐,移碑建庙于现址,受大埔元洲仔渔民所敬奉。

43、如果江山变乱,生民涂炭,我怎么能对得起列祖列宗,和武王对我的重托呢?”周公又对将要袭其爵,而到鲁国封地居住的儿子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论身份地位,在国中是很高的了。

44、它不是枪支,却使人间生灵涂炭;它不是匕首,却使家庭支离破碎。*品的危害有多少,看一看生命的逝去就明了,禁毒日,让禁毒的正义正火永远燃烧。

45、一莲托生为阻止吞佛童子涂炭生灵,耗尽全身功力以清圣佛气铸造圣器“杀诫”,以失去功力之身与吞佛换剑。

46、如《悯物》、《因旱作》等诗将社会动乱、万民涂炭、百姓的痛苦生活和自己悲愤的心境描写得淋漓尽致。

47、有时不免联想到百姓的疾苦和世道的险恶:“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卖花声〕《怀古》),“比人心山未险”(〔红绣鞋〕《天台瀑布寺》)。

48、《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这个艳传,那个步韵,比对于华屋丘墟,生民涂炭之惨的大事情还起劲。

49、乃若不使山谷之英堕于涂炭,子与有力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