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帖

爱造句 3年前 (2022-04-07) 新词造句 167 0

拜帖:bài tiē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拜访别人时所用的名帖。 明 张萱 《疑耀》卷四:“古人书啟往来及姓名相通,皆以竹木为之,所谓刺也……今之拜帖用纸,盖起於 熙寧 也。”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九·名号甫》:“《汉书·高帝纪》曰‘为謁’,《袁盎传》曰‘上謁’。 颜师古 註曰:‘为謁者,书刺自言爵里,若今参见尊贵而通名也。上謁,若今通名也。’据此,则‘为謁’似今脚色手本,而‘上謁’似今之拜帖矣。”《单口相声传统作品选·怯跟班》:“穿戴好了,把拜帖、礼单放在拜匣里,又拿出出门用的烟袋。”

1、本来还计划对文房清玩作一番细致的梳理,考校一器一物的始末源流,从而揭示背后所隐含的共同的历史因卡,《砚山与砚屏》,《笔筒、诗筒和香筒》,《提匣与行具》,《名剌、拜帖与拜匣》,由此系列题目中的几则。明清时期,呈送贺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礼仪,按规定仆人不能亲自

2、词话》第九八回:“?何千户?见了拜帖、状子,自恁要做分上,即便批行,差委缉捕番捉,往河下?杨光彦去。

3、明教众人正猜测时,赵敏手下前来递上拜帖,请明教教主刀绿柳山庄一叙。

4、此盒为拜匣,是盛装拜帖使

image.png

5、杨辉将军部队到达之时,可谓万人空巷,不过展凌熹他们投上的拜帖,却被退了回来,因为杨辉将军鞍马劳顿,另有军务缠身,不便见客。

6、古时社会等级分明,仆役不能手持主人的拜帖,主人在发出请柬或贺信等文件的时候,为表示隆重和对对方的尊敬,一般都要将拜帖放于拜匣中,再叫仆人送去。

image.png

7、可是今天三耳朵接到姚朗送来的拜帖,他的心就十五个吊桶打水一般七上八下的,坐在他旁边的小耳朵更像是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围在他哥哥身前背后团团乱转。

8、正当三爷发愣的时候,一位衣着华丽,仪态万方的少女缓步走来,面带微笑,对着三爷微微欠身行礼,“南岛商会长老乔木,商誉拜帖呈上!”。

9、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

10、凌空一路向金陵府衙而去,走至门口才想及,自己一路从京师出来身无长物,那来的拜帖。

11、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面写着: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