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怨:qǔ yuà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招致怨恨。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行之者伪成其事,受之者信以为然,故使见咎一时,取怨千载。”
1、是月也,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无或敢侵削众庶兆民,以为天子取怨于下,其有若此者,行罪无赦。
2、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谬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直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
3、以明示下者暗,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令与心乖者废,后令缪前者毁,怒而无威者犯,好众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近色远贤者昏,女谒公行者乱,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胜者侵,名不胜实者耗。
4、与人言,宜和气从容。气忿则不平,色厉则取怨。薛瑄
5、在相位日,百执事有所求请,多面折之,以是取怨于人。《书?盘庚下》:“邦伯、师长、百执事之人,尚皆隐哉。
6、以明示下者暗àn,有过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祸。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