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源:zhēn yu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本源,本性。 南朝 梁 刘潜 《和昭明太子钟山解讲》诗:“廻舆下重阁,降道访真源。”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序》:“缅寻太古之初,真源一味,自然朴略,不同浮华,虽垂不载。”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四:“真源未纯熟,习气餘陋劣。譬如已放鹰,中夜时掣紲。” 明 李贽 《答邓石阳书》:“於伦物上加明察,则可以达本而识真源。”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救世歌》:“故往古之时,人性尤明,真源未失,皆知敬拜天父上主皇上帝。”
1、作协名誉副主席,著名诗人梁上泉向萧敏赠送了自创自书的七绝诗书法一幅,诗句评价萧敏的诗作:“远水尤能解近渴,渴求散文与诗和,深潜生活灵思涌,饮得真源少胜多。
2、咏华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报国无门之情,但篇中并无一字明言之,我们只是从「安得仙人九节杖」、「高寻白帝问真源」得知,此诗因而显得委婉曲折,沉郁顿挫。唐杜甫在他的《望岳》诗中有“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盘”句;唐王翰有《赋得明星玉女坛送廉察尉华阴》诗;明顾咸正《登华山》诗中有“金神法象三千界,玉女明妆十二楼”句等等。
3、这里有两层意思:前二句“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是说书中真意不去领悟,妄诞之言世所追逐。
4、著《密契真源》一卷,刘培元为之序。
5、在圆光寺主办台湾佛学院,真源法师介绍他二位见面,相谈之下,方知慈航乃二十五年前同在江苏高邮海台庵同听度厄法师讲经的同参,异地相逢,倍生欢喜。
6、双复层”独栋别墅(一层“复”超大采光地下室,二层“复”大面积阳光阁楼),房型面积分为282平方米、284平方米和328平方米。《真源》曰:阳升到天,太极生阴,阴不足而阳有徐,所以积阳生神;阴降到地,太极生阳,阳不足而阴有馀,所以积阴生形。
7、不久,他调授真源(今河南鹿邑)县令。
8、高宗以霭生河图能得真源,命采其书入四库,与辅治河奏绩并列。
9、李弥逊《佛眼禅师塔铭》说他“不以见闻言辞辩博为事,使人洞真源,履实际。
10、巡至真源,率吏哭玄元皇帝庙中,起兵讨逆,得壮士千人,西诣雍邱。
11、又计往还,将弥时节,念发同怨,意有迟迟,欲暂相见,有所属?,今遣车往,想必自力。唐宣宗在百丈寺当沙弥时,到后山凿石引泉,寻找水源,在此发现源头并亲书“真源”二字。
12、宝殿巍峨壮观,深得古建筑之三昧,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书“佛静山龙佛寺”墨宝,四川省佛协名誉会长隆莲法师撰书“龙起鹏飞,国家昌隆兴大汉;佛灵山静,人心淳淑达真源”对联一付,巧妙嵌入“汉源佛静山龙佛”七字。
13、然顶礼膜拜者的虔诚之色及庙宇上方悠然的袅袅之烟,说明那李老真君乃吸引来客的真源。
14、遗有密契真源一书。
15、三十卷,上部《金诰书》,元始所著;中部《玉录》,元皇所述,下部《真源义》,太上所传。
16、《真源》曰:天地之形,其状如卵,六合之内,其圆如球。
17、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18、《金诰》曰:太元初判而有太始,太始之中而有太无,太无之中而有太虚,太虚之中而有太空,太空之中而有太质,太质者,天地清浊之质也。因于终南山石壁间,获收《灵宝经》三十卷:上部《金诰书》,元始所著;中部《玉书录》,元皇所述;下部《真源义》,太上所传:共数千言。
19、作为黄大仙的真源和祖庭,金华山是独一无二的,它在海内外别具一番神缘、乡缘和商缘。
20、明李贽《答邓石阳书》:“於伦物上加明察,则可以达本而识真源。
21、《真源》曰:道源既判,降本流末。
22、宝殿巍峨壮观,深得古建筑之三昧,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书“佛静山龙佛寺”墨宝,省佛协名誉会长隆莲撰书“龙起鹏飞,国家昌隆兴大汉;佛灵山静,人心淳淑达真源”对联一付,巧妙嵌入“汉源佛静山龙佛”七字。
23、唐时的真源县,大中祥符七年改为三真。
24、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亲书“佛静山龙佛寺”墨宝,省佛协名誉会长隆莲撰书“龙起鹏飞,国家昌隆兴大汉;佛灵山静,人心淳淑达真源”对联一付,巧妙嵌入“汉源佛静山龙佛”七字。
25、虚廓谷神成一我,怡情放志入真源。
26、《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奉事仙人,心不漭卤。《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又缘我初悟道,未晓真源。
27、细探波磔真源处,漫把碑林视土苴。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