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齐众楚

爱造句 3年前 (2022-03-18) 句子大全 146 0

一齐众楚:yīqízhòngchǔ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一傅众咻。明王守仁《与辰中诸生书》:“絶学之餘,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详“一傅众咻”。★01.明.王守仁〈与辰中诸生书〉:「绝学之余,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释义义参「一傅众咻」。见「一傅众咻」条。典源此处所列为「一傅众咻」之典源,提供参考。《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1>人傅2>之,众楚3>人咻4>之,虽日挞5>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1)齐:位于今东省北部。周武王封姜太公于此,传至战国时,君位被权臣田氏篡夺。后为秦国所灭。(2)傅:教导。(3)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4)咻:音ㄒ|ㄡ,喧嚣、吵闹。(5)日挞:每日鞭策。挞,音ㄊㄚˋ,用棍、鞭等拍打。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一傅众咻」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一傅众咻」原是指一人在教人学习一种语言时,众人在旁边大声说不同的语言,干扰学生的学习。《孟子.滕文公下》,记载孟子与宋国大夫戴不胜的对话。戴不胜想要介绍个贤人给宋王,孟子告诉他,一个贤人在君侧是没有用的,必须要身边其他的人也有好品德,才能发挥作用,使君王受到好的影响。孟子还打了个比方,问戴不胜:「有个楚国大夫,想让他儿子学说齐国话,是要请齐国人教他?还是请楚国人教他?」戴不胜回答:「当然是齐国人。」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旁边却有许多楚国人用楚语喧扰他,虽然每天鞭策他学齐语,也是不能成功的。如果把他带到齐国首都最繁华的地区住上几年,虽然每天鞭策他学楚语,也是无法学好。」孟子以这个比方说明环境对学习的重要性。后来「一傅众咻」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比喻学习受到干扰,难有成效。后亦用来比喻寡不胜众,如《续孽海花.第三九回》:「王爷虽则有一定的主见,不过朝夕接近的都是那一班人,挑拨离间,无奇不有,一傅众咻,孤立者终究吃亏。」书证

1、孟子打比方说如果让楚国大夫学齐国话,就应该请齐国的老师,而且把他置身于齐国的环境中去,不能给他一个一齐众楚的环境,那样就是想学也学不好。

2、】(明?王守仁《全书卷之四文录一书一?与辰中诸生书》):“绝学之余,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自非豪杰,鲜有卓然不变者。

3、一齐众楚,最易摇夺;一傅众咻,终归无效。

image.png

4、绝学之馀,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

image.png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