馈遗:kuì yí 基本解释:[present a gift;make a present of] 馈赠●详细解释:馈赠。《史记·孝武本纪》:“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餘金钱帛衣食。”《南史·萧洽传》:“ 洽 清身率职,馈遗一无所受,妻子不免飢寒。”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到官之日,除弊政,絶馈遗。”餽遺:赠与。餽,通“ 馈 ”。《史记·吕不韦列传》:“ 安国君 及夫人因厚餽遗 子楚 ,而请 吕不韦 傅之。”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上:“举朝文武阉寺,皆有餽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向慕之,每以餽遗阶进。”★◎ 馈遗 kuìyí[present a gift;make a present of] 馈赠★赠与财物。《史记.卷二八.封禅书》:「人闻其能使物及不死,更馈遗之,常余金钱衣食。」
1、豸之乃劾陟馈遗事,国忠又使甥婿韦元志左验,陟惶悸,贿吉温求救,由是俱得罪,陟贬桂岭尉,坐不行,徙平乐。
2、这是好事,中秋嘛,“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儿女坐团圆,杯盘散狼藉”里的家人欢聚,总比耽于“人情账”算计要惬意,虽少些盘算,却多些趣致。
3、众乃折柬抱?,争来致赆,不终朝,馈遗盈橐。
4、承三千里致书,馈遗吉语缤纷,恐不舞之鹤为羊公知人之累耳。
5、近读一篇文章,谈及唐代宰相陆贽,说他“诸道馈遗,一皆拒绝”,就连当时的德宗皇帝也开导他:下属送点马鞭、靴鞋之类的小礼,但受无妨。
6、不才明宗臣《报刘一丈书》:“何以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
8、中秋送礼谓之“追节”,如太康“前数日,戚友尤多往来馈遗”、新安“以枣糕、月饼、梨、柿、石榴等视女,曰送糕”、正阳“逆女追节,与端阳同”、长葛“亲朋以月饼、果品等物相馈赠”;商水除了“弟子相率馈师”,还“招佃户饮?,以定来年去留”。
9、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
10、明谢肇制《五杂俎.物部四》:“蜀扇每岁进御,馈遗不下百余万,以上宫中用,每柄率值黄金一两。
11、巡按江西御史陈诠奏:“乔新始终全节,中间只以受亲故馈遗之嫌,勒令致仕,进退黯昧,诚为可惜。
12、桂察太祖意,喜乐之时,因言次曲有所陈,事多见从,数得赏赐,人多馈遗,桂由此侯服玉食。
13、哪些人情世故呢?“馈遗常责报偿,且每望其溢量逾值,送礼大可生利”。
14、为官乐善好施,轻财好义,爱惜百姓,折节为吏,杜绝交游,馈遗不受,买井水食
15、继陈便民一十五事,其略曰:并行省,削冗官,钤镇戍,拘官船,业流民,录故官,赃馈遗,淮浙盐运司直隶行省,行大司农营田司并入宣慰司,理讼勿分南北,公田召佃仍减其租,革宋公吏勿容作弊。
16、然其馈遗人,不过算器食。
17、万镗既为严嵩故旧,又系其推荐,于是“每事委随,又颇通馈遗”⑤。
18、其所污妇女,所受馈遗,不可胜记。
19、《后汉书?朱穆传》:“当今中官近习,窃持国柄。严氏父子持国柄,立祸福人,方岳馈遗,大抵珍贿磊落。
20、夜荐月饼……祀先祖家神,亲友相馈遗。
21、吾遣诸天十极神王下降人间,广行救度,拯济众生,令得清吉,人岂知之。而厚积财产,一无馈遗,虽至亲密友贫病困笃,亦绝于拯济,朝野物论甚鄙之。
22、孙玮请登用善类,钟羽正请禁馈遗,韪哉,救时之良规也。
23、然其馈遗人,不过算②器食。
24、传说,中和节是太阳的生日,尉迟枢《南梵新闻》记载说:“李泌谓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人家以青囊盛百谷果实,更相馈遗,务极新巧,宫中亦然,谓之献生子。
25、天微明,王设祖帐,馈遗甚丰。
26、然犹馈遗殷勤,尝贮酒赠陆,陆谢以词,有“东风恶,欢情薄”之句,盖寄声《钗头风》也。
27、征在吴楚且周岁,所获馈遗甚多。
28、顾协重打送礼者的消息迅速传开,从此顾家“绝于馈遗”,再也没人敢送礼和请吃喝了。
29、中秋送礼谓之“追节”,如太康“前数日,戚友尤多往来馈遗”、新安“以枣糕、月饼、梨、柿、石榴等视女,曰送糕”、正阳“逆女追节,与端阳同”、长葛“亲朋以月饼、果品等物相馈赠”,;商水除了“弟子相率馈师”,还“招佃户饮?,以定来年去留”。
30、至南宋时,官吏宴饮馈遗之风日盛,各官署“广收遗利”以补公使钱之不足,时人记:公使钱“正赐钱不多,而着令许收遗利,以此州郡得以自恣。
31、闻生得狐妇,馈遗为?,即登堂称觞。
32、王重荣父子雅重之,数馈遗,弗受。
33、格尔古德清介,布衣蔬食,却馈遗,纤毫不以自污。
34、岁杪馈遗,比户为之,新正常以享客,重九亦然。
35、九第二款,是出入明宗妃子脱忽思宫闱,越分无礼;还有私受馈遗,妄作威福条诸款,亦列入奏中。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