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衣:sù y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白色丝绢中衣。《诗·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 沃 。” 陈奂 传疏:“素衣,谓中衣也…… 孔 疏云:‘中衣,谓冕及爵弁之中衣,以素为之。’”《论语·乡党》:“﹝君子﹞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 何晏 集解:“ 孔 曰:‘服皆中外之色相称也。’”2. 白色丧服。《礼记·曲礼下》:“大夫、士去国,踰竟,为坛位,乡国而哭,素衣、素裳、素冠。” 郑玄 注:“言以丧礼自处也。” 孔颖达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离君,故其衣、裳、冠皆素,为凶饰也。” 唐 刘禹锡 《哭王仆射相公》诗:“羣吏謁新府,旧宾沾素衣。”3. 泛指白色衣服。《列子·说符》:“ 杨朱 之弟曰 布 ,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 清 龚自珍 《霓裳中序第一》词:“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4. 比喻清白的操守。 前蜀 韦庄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夫君别我应惆悵,十五年来识素衣。” 金 元好问 《自邓州幕府暂归秋林》诗:“归来应被青山笑,可惜緇尘染素衣。”★白衣,古用为中衣。《诗经.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丧葬时所服的白衣。《三国演义.第一○五回》:「礼毕,只见左右人皆着素衣。」

1、卓以太后见废,故公卿以下不布服,会葬,素衣而已。
2、纳兰性德化用谢?“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的诗意,说自己生长在京师的富贵人家,蒙受尘世的污浊。
3、周围家丁看得目不转睛,一少女坐于楼阁亭台之上,依梁而坐素衣粉裙,一边看着少年舞剑一边吃着手中的水果,小脚随着少年的节奏自然的前后摆动。
4、素衣淡裙,银妆雪树,亭亭玉立。
5、素衣纹花绘出个盛世的轮廓,风穿襟袖将繁华簇簇尽吹落,磅礴山河方显出萧瑟的脉络,快马平剑少年尚不知死生落寞。乘物游心
6、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7、子贡答曰:“得素衣缟冠,使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使两国相亲如兄弟。
8、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9、碧纱窗下,一个素衣束发的女子对着窗外的山色,沉吟了了许久。

10、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
11、羟丙甲纤维素,植物硬脂酸,甘露醇,植物硬脂酸镁,纤维素衣,凝胶,麦芽糊精
12、素衣倏染缁,康庄终焉舍。
13、微醉离房,夜风轻卷素衣装。
14、琴桥之畔的琵琶台上,每到月明之夜,便有许多的情侣踏月寻来,在浸染了岁月风霜的苍老青台上,素衣相拥,相诉重逢,别离,以及日月更替中的分分合合。
15、绘神人,乌巾,素衣,皂袍。
16、夜天凌——你若要陪着我,便要陪我一生一世。卿尘——我会的,四哥,我要陪着你,看你君临天下,看你马踏山河,看你靖安四海,看你缔造盛世,我要你天天都笑着和我在一起!十四夜1哪个少年不张狂,谁不想和蚩尤一样封侯拜将、纵马山河、肆意妄为?哪个少女不怀春,谁不想有个少昊一样的夫婿,风华绝代、名重天下、情深意重?哪对父母不渴望儿子青阳一样出息能干、恭敬孝顺?桐华1时光匆流,山河更改,有时候,静坐比忙碌,要收获更多。白落梅1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里南柯。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哪尽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马致远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文天祥1天地间,道大,人也大。人生本来就是上山、下山。而道心原本宽广,可容万物,装得下山河大地,万古星辰。徐皓峰1素衣纹花绘出个盛世的轮廓,风穿襟袖将繁华簇簇尽吹落,磅礴山河方显出萧瑟的脉络,快马平剑少年尚不知死生落寞。乘物游心1布履一双,清风自在,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林清玄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1今天的俄国,各个社会阶层都有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在逐渐接受他的观点,他们怀念苏联时期的大国地位,向往着一个铁腕人物来重振山河。这种对国家富强的强烈向往已然掩盖了沙皇*制的残酷性。
17、素衣朱?③,从子于沃④。
18、一段是孔子问子贡之志,子贡答:“得素衣缟冠,使与两国之间,不持尺寸之兵,升斗之粮,使两国相亲如兄弟。
19、天雨,解素衣,一瑙衣而返。

20、《元史?舆服志二》:“金星旗,素质,赤火焰脚,画神人,冠五梁冠,素衣,皂?,朱裳,秉圭。
21、等多拘泥于“素冠”、“素衣”,以为此是凶服、孝服,谓诗写晚周礼崩乐坏,为人子者多不能守三年之丧,而诗中服“素衣”者能尽孝道、遵丧礼。
22、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
23、第二、三两章,首句仍写“棘人”服饰,前章“素冠”与此“素衣”、“素?”由上而下地描绘出“棘人”全身服饰,“素”字使人想见贤臣清白高洁的形象。是故丧礼素冠,郐人著庶见之讥,宰予降期,仲尼发不仁之叹,子颓忘戚,君子以为乐祸,鲁侯易服,春秋知其不终,岂不以坠至痛之诚心,丧哀乐之大节者哉?
24、他曾就读于上海劳动大学,平素衣冠不整,蓄发不剪,粗枝大叶,令人一看便知是30年代玩世不恭的所谓“名士派”。
25、黄昏著了素衣裳,深闭重门听夜雨。
26、《诗?唐风》:“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朱绣爱国之心,表现在其所编写的《西藏六十年大事记》一书。
27、道巾素衣、静而俯视者为郑静老。
28、十年缁尽素衣尘,雪鬓霜髯尘不染。休问功名何在,绿鬓吴霜,素衣尘土。
29、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
30、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
31、干处缁尘湿处泥。《酬王晋安》诗:“谁能久京洛,缁尘染素衣。
32、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