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令:jǐlí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脊鴒”。即鹡鸰。水鸟名。《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毛传:“脊令,雝渠也,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耳。”郑玄笺:“雝渠,三鸟,而今在原,失其常处,则飞则鸣,求其类,天性也,犹兄弟之於急难。”后因以喻兄弟友爱,急难相顾。宋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鴈不成行。”清卓尔堪《题脊令图》诗:“脊令飞鸣声不息,先急后悲何悽惻。”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班睽行雁列,原益脊鴒咨。”参见“鶺鴒”。
1、因引《棠棣》华萼相承,脊令急难之义,为文见意,以诫兄弟焉。
2、对比鲜明,“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
3、惟愿丰苞有燕翼之安,脊令急在原之义,庶长安?裘,免典炉边之酒。
4、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取《诗经.小雅》中“常棣之华,鄂不铧桦。
5、出句写大雪纷飞中,但见脊令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兄弟患难与共。
6、《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⑤《诗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7、在其中一个似鸡龙头颅骨上有化石化的喙,在喙上的棱脊令人认为它像鸭一样是滤食性摄食。在《感愤》五首中,诗人描写道:“四海困穷狼入室,陆沈凄惨旧神州”、“蓟北烽火连海岱,江南杀气暗潇湘”,揭露了旧中国内乱外患的现实,大声呼吁“四海兄弟应急难,莫教深负脊令诗”,最后诗人说道:“伤时语苦千篇少,救国心雄一剑知。
8、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9、又如:脊杖(在罪犯脊背上施加的杖刑);脊令(脊令原。
10、长叹息、脊令原上急。
11、题彼脊令,载飞载鸣。
12、脊令:鸟名,通作“??”,形似小鸡,常在水边捕食昆虫。
13、这两句是说:为什么脊令偏偏要来奚落我这个不和兄弟同居的人,不时地跟着船飞呢?
14、出处《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15、⑤《诗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诗?小雅?常棣》:“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16、散花萼于常棣,飞脊令于原野,规模宏远,有可观焉。
17、在《感愤》五首中,诗人描写道:“四海困穷狼入室,陆沈凄惨旧神州”、“蓟北烽火连海岱,江南杀气暗潇湘”,揭露了旧中国内乱外患的现实,大声呼吁“四海兄弟应急难,莫教深负脊令诗”,最后诗人说道:“伤时语苦千篇少,救国心雄一剑知。
18、有二脊令(19),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
19、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求叹。
20、《诗?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21、段玉裁注:“精列者,脊令之转语。
22、〔8〕“??在原”语见《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23、题彼脊令(15),载飞载鸣(16)。
24、【出处】《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25、宋黄庭坚《和答元明黔南赠别》:“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不成行。
26、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27、其得意之作如访戴图、脊令图、竹石图,寄兴清远,真士人笔也。
28、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29、小雅?棠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30、【出处】《诗经?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31、清卓尔堪《题脊令图》诗:“脊令飞鸣声不息,先急后悲何??。
32、毛传:“脊令,?渠也,飞则鸣,行则摇,不能自舍耳。
33、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34、有两个脊令,经常从竹林中出来,站在石头上洗浴,饮完水后,鸣叫着飞走了。
35、④脊令各有思归恨,⑤日月相催雪满颠。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