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mǐnyuè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同“闽越”。《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闽粤》:“吴王子驹亡走闽粤,怨东甌杀其父,常劝闽粤击东甌。”2.福建、广东两省。清黄遵宪《台湾行》:“亡秦者谁三户楚,何况闽粤百万户。”
1、又募义乌兵3000,参加镇压进入江西的闽粤起义流民。
2、清江商人杨俊之,“贸易吴越闽粤诸地二十余年,虽童叟不欺,遇急难不异捐赀排解。
3、【示例】清?方文《四令君诗?梁宣城平叔》:“明年入谏省,奉使闽粤行。
5、罗汉拳、达尊拳、行者拳、白鹤拳五种)之一的白鹤拳创始祖师.白鹤拳也称永春拳.在闽粤海外影响巨大。
6、痧子越人称为,北人谓之疹子,秦晋之间曰糠疮,南人俗语曰麸疮,闽粤之间皆号麻,盖一病而俱数名也。
7、清夏燮《中西纪事?闽粤战舰》:“各海口有战船几及一千,岂不足以横行于内洋而御外来之奸暴乎?
8、18世纪后期,闽粤人已有到此者。
9、攻陷冈州岭左,闽粤惊扰,元光随父戍闽。
10、楼船闽粤控南瓯,龙驭遥从海上舟。
11、并率军南下,转战闽粤。
12、1949年6月参加闽粤赣边游击队。
13、闽粤之人过吴门者,虽贾胡穷子,必踵门求一见,乞其片缣尺素然后去。
14、此山处闽粤之交,自成丘壑。
15、10月,援闽粤军将军阀驱逐出广东。
16、清初大战乱,湖广、闽粤移民入居。
17、1949年初进入闽粤赣边游击区参加革命。赣闽粤边客家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论
18、汉时,闽粤驿道从境内通过。
19、因此,史籍记载它“畅销闽粤”。
20、闽粤湘川4省官姓占全国官姓人口64%。
21、可要是走上闽粤王城故址,透过那些曾经轰然倾覆于硝烟中的巍峨大殿残迹,想象那些曾经在一夜之间便垂下手中的铁剑、铁矛,身披铁甲断发纹身的古粤勇士,所能领略到的却是古粤人的无以伦比的智慧与大无畏的力量。
22、岭左,闽粤惊扰,元光随父戍闽。
23、旬日朝会,消息传出秦始皇将对闽粤攻略,没有开始朝会前,大臣们在殿外三五一群,各自讨论一会将在朝堂上要支持的政见,因此朝堂外弥漫出一片肃穆庄重的气息。
24、不少师生加入了闽粤赣边区纵队。
25、最高峰是海拔一千二百四十二米的王寿山,为闽粤两省之界山,属花岗岩地貌,山势雄奇,高山云表,风景壮观。
26、赣闽粤边客家乡村旅游开发之现状与对策探析
27、在一次与当时闽粤最大的海贼集团酣战时,亲带两名随从,跃过贼船,与贼首短兵相接,从船上战至海中,最后杀死贼首,大获全胜。
28、从分布特征看,在我国,雷公墨不仅在海南岛有,也可见于雷州半岛,闽粤沿海和台湾等地。
29、并为闽粤边主要的革命圣地。
30、从唐宋以来迁入的客家族姓,至明代中叶,在赣闽粤边区定居已历六、七百年,繁衍数十余代。
31、西接广东梅县,是闽粤交界边区,为两省门户。
32、此乃王寿山上闽粤分水岭也。
33、清魏源《筹海篇三》:“今宜于闽粤二省,武试增水师一科,有能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造飞炮、火箭、水雷奇器者,为科甲出身。
34、他们在各地都有秘密组织,如闽粤的“三合会” ,湘鄂黔蜀的“哥老会” ,皖豫鲁等省的“大刀会” ,直隶及东三省的“在理会” ,上海等处的“青帮” ,都曾经是他们的政治和经济斗争的互助团体。
36、率援闽粤军回广东,驱逐桂系。
37、若闽粤之?户,浙之惰民,豫之丐户,及所谓发功臣暨披甲家为奴,即俗所谓义民者,又若剃发者并优倡隶卒等,均有特别限制,使不得与平民齿。
38、闽粤三企业擅自使
39、于是外蕃人或独立、或纠合中国海盗,在闽粤沿海一带大肆走私抢掠,直至明亡清兴。
40、宋蔡绦说:“金蚕毒始蜀中,近及湖广闽粤浸多。
41、先生上岛考察工作时欣然题字“闽粤总镇府”。
42、闽粤赣边客家土楼民居的文化适应探索
43、台湾传统闽粤建筑以木料作为柱梁及隔扇的主要材料。
44、闽粤琼稻田蜘蛛的优势度分析
45、梅坎铁路是沟通闽粤两省的捷径。参加平倭战争,转战浙闽粤三省。
46、在闽粤边的多次战斗中获胜。
47、1917年任援闽粤军司令部少将参谋。
48、【示例】《明史?外国传六?佛朗机》:“高栋飞甍,栉比相望,闽粤商人趋之若鹜。
49、陈元光治理漳州二十五载,实现了“北距泉兴,南逾潮、惠,西抵汀赣,东接诸屿,方数千里无烽火之惊,号称乐土”的安定局面,唐先天元年武则天赐其“忠毅文惠”谥号,以智勇双全、知人善任享誉闽粤,使泉潮间“几疑非人所居”之域告别炎荒,走向文明。
50、吴芮举义后,闽粤王无诸和粤东海王摇闻风而起,也带领越人前来归附,参加反秦战争。
51、客家民系之中,分为岭北的江汀民系和岭南的循衍民系,循衍民系与江汀民系最大的差别,包括闽粤文化对循衍民系的影响,以及他们具有更多的海洋文化特征,而江汀民系受赣湘文化影响较多,居住在内陆,缺少海洋文化特征。
52、卷二:“加以闽粤二藩运饷,岁需二千馀万,近省挽输不给,一切仰诸江南。
53、闽粤赣边纵队也攻占平和等城镇。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