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足先得

爱造句 4年前 (2022-03-10) 句子大全 109 0

捷足先得:jiézúxiāndé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行动敏捷的先达到目的,或得其所求。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一节:“捷足先得,谁曰不宜?”冰心《往事(二)》九:“比如说父亲或母亲偶然吩咐传递一件东西,我们争着答应,自然有一个捷足先得,偶然得了夸奖,其馀三个怎肯干休?”★比喻行动快速的人最先达成目的。参见「疾足先得」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五出》:「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行动快速的人最先达成目的。见疾足先得条。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五出:自古道:中原逐鹿,捷足先得。,我们不可落他人之后。★02.清.蓝鼎元〈潮属城池总论〉:「郡城扼要在湖山,置之城外,苟为捷足先得,兹城岂可守哉!」★释义义参「捷足先登」。见「捷足先登」条。典源此处所列为「捷足先登」之典源,提供参考。《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阴侯反乎?」对曰:「然,臣固教之。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于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韩信反,何冤?」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1>失其鹿2>,天下共逐3>之,于是高材疾足者4>先得焉。跖之狗吠尧,尧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当是时,臣唯独知韩信,非知陛下也,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又可尽亨之邪?」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1)秦:朝代名。公元前248~前207,战国秦灭六国后,秦王政统一天下,建都咸阳,实行中央集权。因秦始皇专制独裁,二世皇帝残暴统治,致使六国遗民纷纷起兵抗暴,后为刘邦所灭。(2)鹿:比喻帝位、政权。(3)逐:竞争、争取。(4)高材疾足者:才能高,行动快的人。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捷足先登」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捷足先登」原作「疾足先得」,见于《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据载,秦朝末年,天下苦于秦之苛政已久,各路豪杰纷纷起兵抗暴,争夺天下。刘邦起于泗水,韩信是他的手下大将。韩信打败齐王田广后,被封为齐王,当时拥有的武力比刘邦还要强大,谋士蒯(ㄎㄨㄞˇ)通于是劝他背叛刘邦,暗通项羽,将来再自立为王。当时韩信并没有接受蒯通的建议,反而是刘邦对韩信起了疑心,后来藉机将他贬为淮阴侯,使韩信心有不甘,才暗中联络另一大将陈豨(ㄒ|),准备谋反。然而当时刘邦的势力已经成熟,接到密报后便亲自带兵平息了这场叛变。韩信被杀前,无限懊悔,他叹息着说:「我真恨自己当初不采用蒯通的计谋。」刘邦得知此言,便派人把蒯通抓来,想杀了他,蒯通争辩说:「秦失去了政权,各路豪杰群起而争之,才能高、动作快的自然就能争得天下。现在精锐尽出,每个人都想要称王,难不成您要把这些人全都杀了?况且当时韩信是我的主人,尽忠于主,本理所当然,我又有什麽错呢?」刘邦听了这番话,想想也不无道理,于是便放了他。蒯通对刘邦所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捷足先登」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行动最快者先达到目的。书证

1、求名利达,曰捷足先得;慰士迟滞,曰大器晚成。

2、敖天为了得到拍卖会上的神枪,再次越狱,不料神枪被阿正捷足先得。

3、可能这种纸过于名贵,一般人不易得,也就不易识,而身处“街南小院”的作者,却慧眼独具,捷足先得,这种踌躇满志之态,既有自诩之意,更多的是倾注了对湿红笺的爱慕之情。

4、一听四海候竟然知道叶落先生的能耐,塔爷就气了,自己竟然还以为叶先生的能耐只有自己知道,看来早已经被四海候给捷足先得了。

5、因此都有永远占有此杯的机会,结果是巴西队捷足先得,占有了此杯。

6、二百比如说父亲或母亲偶然吩咐传递一件东西,我们急着答应,自然有一个捷足先得,偶然得了奖,其余三个怎肯甘休?

7、而当他以一党领袖就任片山内阁大臣时只担任次官以下官职的池田勇人,佐藤荣做、田中角荣等党内后辈人物,却捷足先得,先后担任首相。

8、过去病人从东头梃船桥上岸,只知道找朱医生,少琴捷足先得,两家为此不和。

9、这种商品很早就运到了市场上,真是捷足先得。

10、比如说父亲或母亲偶然吩咐传递一件东西,我们急着答应,自然有一个捷足先得,偶然得了奖,其余三个怎肯甘休?

11、向来善于商贾的宁波人信奉捷足先得,当旁人尚在争论不休时,精明的宁波人已经悄悄在天一阁旁建起了一座麻将博物馆,并说宁波才是麻将的真正起源地。

12、那小厮已经被我堵了回去,并威胁恐吓与我里应外合,咱们今夜就来个捷足先得!

13、他对拜尔勒很忌妒,生怕拜尔勒捷足先得。

14、画面共七人,均戴盖帽,穿学生装,一老者右手抱长旗,旗上书“运动会”,左手捋八字须,微笑颌首;旁一人似为裁判,一手扶篱笆,一手授“捷足先得”的小旗予跑在最前面的学生。

15、毕业时,他书写“国家多难,需才孔殷,匡危济弱,是赖群英,捷足先得,有志竟成,祖鞭猛着,道岸期登”的词句以明志,并和同学们互勉。

16、比如说父亲或母亲偶然吩咐传递一件东西,我们急着答应,自然有一个捷足先得,偶然得了奖,其余三个怎肯甘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