幞头

爱造句 3年前 (2022-03-09) 新词造句 230 0

幞头:fú tóu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古代一种头巾。古人以皂绢三尺裹发,有四带,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项,故称“四脚”或“折上巾”。至 北周 武帝 时裁出脚后幞发,始名“幞头”。初用软帛垂脚, 隋 始以桐木为骨子, 唐 方以罗代缯。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 五代 渐变平直。 宋 制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式样。惟直脚为贵贱通服,皇帝或服上曲。参阅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巾幞》、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宋史·舆服志五》、 明 王圻 《三才图会·衣服二》、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幞》。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即唤 桂心 ,并呼 芍药 ,与少府脱鞾履、叠袍衣,阁幞头,掛腰带。”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偏带儿是犀角,幞头儿是乌纱。”《儒林外史》第四二回:“ 应天府 尹大人 戴着幞头,穿着蟒袍,行过了礼。”襆頭:即幞头。古代包头软巾,有四带,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也称四脚、折上巾。《隋书·礼仪志七》:“故事,用全幅皁而向后襆髮,俗人谓之襆头。”《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 楚王 希范 ﹞作九龙殿,刻沉香为八龙,饰以金宝,长十餘丈,抱柱相向; 希范 居其中,自为一龙,其襆头脚长丈餘,以象龙角。”参见“ 幞头 ”。★①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

1、初唐幞头巾子较低,顶部多呈平型,即为“平头小样”巾子。

2、其一,头戴幞头,身着圆领长袍,腰系带,手拿一幅立轴画,上身微俯,似在讲述剧情,当为末泥色;其二,头戴展角幞头,身穿圆领大袖袍,左手执笏,右手握笏,正在倾听他人说话,当为装孤色;其三,头戴东坡巾,穿圆领长袍,前襟掖起,露出双膝,右手捧一物,左手指着戴展角幞头的人,作对话状,当是引戏色;其四,头载软巾,着长衫,敞胸露腹,腰系带,裹腿穿袜,左手托一鸟笼,当为副末色;其五,头戴软巾诨裹,着长衫,腰扎带,脚穿袜,口中含着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正在吹哨,当为副净色。

3、如正中一人,头戴黑色展翅幞头,身穿宽袖圆领红袍,腰间系带,足登皂靴,双手捧笏斜贴于左胸,身体微向前倾,目光右视,神态自若,是一个饰演官吏的“装孤”脚色。

4、其右侧侍从头戴幞头,面相方颐,年龄较大,身着圆领衫,双手握一长把器物。

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寺东门街巷》:“寺东门大街,皆是幞头、腰带、书籍、冠朵铺席,丁家素茶。

6、【出处】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一折:“你便骂我一千场,便拷我三十顿,我则索狼吃幞头,心儿自忍。

7、此外,在萧照《中兴帧应图》中差役头上戴一种近似介帻与宋式巾子的幞头,名为曲翅幞头。

8、《画史》中有对此巾的记载:“士子国初皆顶鹿皮冠弁,其遗制也,更没头巾…,乃去皮冠,梳发角加后,以入幞头巾子。

9、其余40个人物,大部是男,多数髡发,少数戴圆帽,极少数戴直脚幞头,均穿圆领窄袖衫,有紫、绿、青等色,腰围革带,均拱手或叉手侍立

10、三既然是三品带刀侍卫,而且奉旨钦差,就算不穿戴二梁冠冕,素银飘带,练鹊紫绶,森黑幞头的官袍,起码也应该穿着红织金彪常服。

11、莺儿道:“什么要紧,不过是扇子、香坠儿、汗巾子。骑驼俑头戴唐人高踣圆头巾子幞头,深目高鼻,络腮胡。

12、有瓣须明似幞头,滚滚低来是辊球。

13、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人谢。

14、幞头边,各簪翠叶花一朵。

15、【释义】:亦作“幞头”,一种头巾。

16、幞头拳下落,高髻掌中擎。

17、记载,每年七月十五中元节的前几天,市井街坊里开始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缎带、五彩衣服等,这些都是扎好架子糊上纸制成的。

18、丁巳,詹事乌林答愿入谢,帝命取幞头腰带,官属请曰:“此见宰相师傅之礼也。

19、所用幞头硬脚上曲,人臣则下垂。

20、戴乌纱折上巾,样式为盘领、窄袖、前后及两肩绣有金盘龙纹样,玉带皮靴。幞头又名折上巾,有漆、纱二种,宋明公服同之,较有棱角,展脚各长一尺二寸。

21、特别是那顶拉风的展脚幞头??其实根本就是定陵出土的金丝翼善冠+两只耳朵(明代)。

22、要识真龙真辅相,只看高低幞头样。

23、与常服配套的首衣是幞头,足衣为乌皮六合靴,饰物有腰带、鱼(龟)袋等。

24、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天宝初,贵游士庶好衣胡帽,妇人则簪步摇,衣服之制度衿袖窄小。至开元盛世,妇女们干脆去除帽巾,露髻出行,或仿效男子和胡人,裹幞头和戴状奇艳丽的胡帽。

25、⑩三加幞头,公服革带,纳靴执笏。

26、幞头”为宋人通用头巾。

27、裹幞头和戴状奇艳丽的胡帽。

28、系文思院造进,各垂于幞头之左入谢。

29、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一“巾子裹于幞头之内。

30、梁雄打量来人,二十七八年纪,身高一米七上下,面皮白净,锦袍革带,直角幞头黑油靴,一身官吏打扮,颇有几分威仪。

31、头戴幞头,身着窄袖翻领胡服,丰颐阔额,两眼圆睁,朱唇皓齿,络腮胡须,袒胸露腹,足蹬乌皮靴,作扬手扭腰踏足舞蹈状。

32、一般服饰,如幞头巾子,头脚都用硬脚,形式也出现不少变化,如团扇形、蕉叶形、平展伸直形、翘上形、反折形等,并用珠络为饰或金线棱盘。

33、幞头袍衫的读书人,有!

34、他在1984年香港无线电视举办的十大劲歌金曲40首季选歌曲中一人便独占10首,并在年终席卷了包括最受欢迎男歌手在内的多项乐坛大奖,并且确立了他乐坛巨星地位。”宋彭乘《续墨客挥犀?被黜者受三班借职》:“石曼卿登科,有人讼科场,覆考落数人,曼卿是其数……符至追所赐诰牒靴服,数人皆啜泣而起,曼卿独解靴袍还入,露体戴幞头,语笑终席而去。

35、汉官服式仍多为唐式圆领衣和幞头。

36、胡人头戴幞头,浓眉大眼,高鼻阔口,满脸胡须。

37、一日,母在外家,幞头晨省,外氏诸妇大笑之。

image.png

38、幞头内衬木骨,或以藤草变成巾子为里,外罩漆纱。

39、形如幞头,岩险可恃,县治倚其麓。

40、次列箫、笙、埙、、篥、龙笛之类,两旁对列,杖鼓皆长脚幞头、紫绣抹额,皆系紫宽袍、黄窄袖、结带、黄义。

41、唐宋职官公服,其制曲领大袖,下施横?,束以革带,幞头,乌皮靴。

42、赞者为冠者取下帽,宾加幞头。

43、幞头、穿织金蟒袍的官吏。

44、中附有图饰的幞头(图上)。

45、舆服志一》:“唐巾,制如幞头,而?其角,两角上曲作云头。

46、沿至后周,武帝裁为四脚,名曰幞头。男子的常服为幞头、袍衫、穿长?靴。

47、旧时只有黑色的,称铁幞头。

48、幞头前低后高,显然分成两部。

49、出土的这些雕砖中有的人物手拿竹竿,大约为末泥色(一说引戏色);有的雕砖人物头戴硬壳展角幞头,褒衣博带,执笏,应是装孤;有的雕砖人物根据其穿着特征为副净;还有的雕砖人物手指插于嘴中吹口哨,为副末。

50、这五个角色分别雕刻在三块砖上,第一块雕一人,戴簪花幞头,穿圆领长袍束带,侧身面向左方,双手展示一幅画卷,从其脑后露发髻,小脚女莲钩可以推断为女子所扮演的角色;第二块砖雕二人,右方一人头戴展角幞头,身穿宽袖长袍,左手持笏,右手置笏上;左方一人戴东坡巾,穿圆领窄袖长袍,腰束带,右手持一印匣,左手指对方,似在对话;第三块亦雕二人,右方一人,戴软巾诨裹,身着短衫,敞胸露腹,左手置于腹部,右手二指入口,似打口哨;左方一人,头戴展角软巾,身着短衫,坦胸露腹,乳脐毕现,左手托一鸟笼,内有小鸟,他伸手逗鸟,面向对方,两人皆做丁字舞步,神态动作都似在对话。

51、幞头亦名折上巾,起自后周。

52、幞头有软脚幞头和硬脚幞头。

53、书省二人,紫衣、弓脚幞头。

54、重山复岭看辅星,高山顶上幞头横。

55、约锦袄,余皆卷脚幞头,亦红锦衫。

56、《水浒传》第一○九回:“今番太平回朝,天子特命文扮,却是幞头公服,入城朝觐。

57、公服由展脚硬幞头和盘领宽袖长袍组成

58、大将二人,紫衣、弓脚幞头。

59、上图这四个砖雕的人物,就是宋杂剧的四个固定角色,第一个头戴簪花幞头、甩手仰观者,就是为长的“末泥”;第二个持笏者就是“装孤”;第三个短衫抚胸者为“副末”;第四个持竹竿者,大概就是“引戏”了。

60、丰腴,戴幞头或系抹额,着圆领袍,腰束革带,穿靴或麻鞋。

61、幞头(fútóu),亦名折上巾。

62、以偃师和温县杂剧雕砖为例,若按杂剧段数分,中央戴簪花幞头执立轴画或执扇者为艳段,戴展脚幞头执笏者与戴东坡巾托包袱或执骨朵者为正杂剧,浑裹簪花吹口哨者与托鸟笼或叉手者为杂扮;若以角色说,中央戴簪花幞头执立轴画或执扇者为引戏,戴东坡巾托包袱或执骨朵者为末泥,戴展脚幞头执笏者为装孤,浑裹簪花吹口哨者为副净,浑裹簪花托鸟笼或叉手者为副末。

63、一转山腋,两壁峭立亘天,危峰乱叠,如削如攒,如骈笋,如挺芝,如笔之卓挺立,如幞头巾之欹倾斜。

64、④幞头:作为宋人首服,应

65、太常寺府史、典事、司天令史,服幞头、绿衫、黄半臂。

66、解释:以桐木为骨子做成的幞头。

67、的永昌陵时碰上了奇怪的事情:在他撬开棺木后,发现赵匡胤居然尸身未腐,他想取下赵匡胤尸体上束着的玉腰带,但是尸体太沉,没法硬取,他便想出了一个法子,绳子一头束在尸体肩下,一头套在自己的身上,面对着将尸体拉起来,乘势就把玉腰带解下来。驾还内,其亲从官皆顶球头大帽,红缬锦团搭,戏狮子衫,镀金大玉腰带,各执骨朵;文武官皆顶双卷脚幞头,红上大搭,天鹅结带宽衫;辇官顶双曲脚幞头,红缬团花衫,镀金束带;殿前班直顶两脚屈曲幞头,着绯结带,望仙花衫,跨弓剑乘马,一扎鞍辔,执缨绋前导。

68、西为幞头岩,今讹为蒲头岩。

69、一般认为幞头巾子起源于北周。

70、⑩三加幞头,公服革带,纳靴执笏。另七人均戴幞头,穿长袍。

71、呼延灼是冲天角铁幞头,销金黄罗抹额,七星打钉皂罗袍,乌油对嵌铠甲,骑一匹踢雪乌骓;滕戡是交角铁幞头,大红罗抹额,百花点翠皂罗袍,乌油戗金甲,骑一匹黄鬃马。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