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蟾:yù chá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见“ 玉蟾蜍 ”。★神话传说月中有蟾,而月色皓白如玉,故以玉蟾为月亮的代称。唐.方干〈中秋月〉诗:「凉霄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1、乐宝吃了包子后,终于缓过气来了,告诉我们,为了取得灰灰的信任,我们需要去玉蟾宫找蓝兔。
2、明叶宪祖《素梅玉蟾》第二折:“朱楼云渺,玉人天表,终朝掐损情肠,何意得谐欢好。
3、玉蟾沈沈北斗夜,百级琉璃照台榭。
4、在七侠中,扮演玉蟾宫宫主。
5、白玉蟾为金丹派南宗祖师,主内丹。
6、相传当年白玉蟾真人以此感悟水火相济的炼丹道理,所以此山虽不高,却有异常灵性。
7、方山东南有峰如羊角,称羊角峰,峰前有洞,洞前有万丈深谷,后有千仞绝壁,中有道观玉蟾宫依山隙而筑,凡五层。
8、蓝兔为玉蟾宫宫主,冰魄剑剑主,她美丽、善良,被称为武林第一美人,与虹猫相爱,感情深厚。
9、《西京杂记》载云:“晋灵公冢……惟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为书滴。
10、跳跳与猪无戒回来替牛旋风求情,同时带回消息,虹猫有可能被玉蟾宫宫主蓝兔救走。
11、白玉蟾云:“吾曾遇师真口诀,只要存神入气穴。
12、墓穴内其它的器物全都朽烂得无法辩认,唯有一个拳头大的玉蟾蜍,腹中是空的,可盛水,光洁润滑象新的一样。
13、白玉蟾还是一名画家、诗人。
14、玉蟾山以山幽石奇取胜,气象万千,林木苍秀,直逼峨嵋,闻名川南,被张爱萍将军誉为“川南明珠”。
15、旧本题紫清真人白玉蟾。
16、武林第一美女,玉蟾宫宫主。
17、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
18、白玉蟾,十分重视精、气、神的作
19、明代摩岩像堪称玉蟾山一绝。
20、而《白玉蟾全集》,亦名重道林。
21、与李纲同时代的道教名羽白玉蟾亦有咏玉女的诗歌:“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
22、次年宁宗降御香,建醮于洪州玉隆宫,玉蟾“为国升座”,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
23、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24、玉蟾岩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5、即使吸毒至宝“玉蟾蜍”也验不出毒性。
26、《西京杂记》卷六:“?晋灵公冢?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盛书滴。
27、岛琼州,后来母亲改嫁,继为白氏子,遂易名白玉蟾,字象甫、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
28、浪莺啼湿相思树,玉蟾镜冷胭脂暮。罗汉岩在距玉蟾寺2公里的青龙水库边。
29、白玉蟾的求道之旅及归隐之乡
30、组织商贸盛会泸县玉蟾春会、叙永古蔺苗胞踩山节等。
31、南轩更何待,坐见玉蟾蜍。
32、武林称号:天下第一美女,玉蟾宫宫主,森林和平使者,冰魄剑主,玉蟾天仙,冰美人,冰魄玉女。
33、玉蟾阁敬奉的是南宗五祖海琼真人。
34、继子,故又名白玉蟾。
35、这是宋嘉定内子秋月,海布白玉蟾记于黄堂观的资料。
36、玉蟾山以山幽石奇取胜,气象万千,林木苍秀直逼峨眉。
37、南五祖”再加上张伯端的弟子刘永年和白玉蟾的弟子彭鹤林,则被奉为“南七真”。
38、白玉蟾(1194~?
39、洞旁有一口井,相传为宋白玉蟾的丹井。
40、与此同时,玉蟾祖师弘法度人,留下极为富赡的著作,像日月经天,江河行地一样,滋润着南宗弟子的精神世界。
41、玉蟾宫,黑白双煞陷入绝境,关键时刻,白煞利
42、据介绍,白玉蟾不仅才艺过人、书画两绝、学问渊博,而且是道教内丹派南宗的真正创始人,兼道教内丹和雷火符法两大秘术于一身。
43、宋?白玉蟾“不动丝毫过玉关,关头自有玉京山。
44、白玉蟾师事陈楠,相从流浪各地,尽得其道法。
45、道教内丹学南宗创始于北宋张伯端,其最初继承系统为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南五祖)。
46、玉蟾山金鳌峰石壁的大型人物石刻浮雕《流民图》是新镌的名胜。
47、那月亮,有时像玉盘,有时像玉轮,有时像玉蟾,有时像婵娟……
48、后由彭耜纂辑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
49、摩挲玉蟾蜍而问焉,亦不知名,而字之曰‘桂’。
50、白玉蟾,南宋道士,出生于琼州,号海琼子,受封为紫清真人。
51、白玉蟾(公元1194-?
52、第二传白玉蟾,为南宗教团的创建者。白玉蟾生卒及事迹考略
53、唐褚载《月诗》逸句:“星斗离披烟霭收,玉蟾蜍耀海东头。
54、第七十九回:“玉蟾道:‘妹子也疑这个托字不妥,今听姐姐之言,真是指破迷团,后人受益不浅。
55、玉蟾儿、醉刘伶、东溟样。
56、故而玉蟾又有“小宝顶”之美称。
57、另有几通上奏天神的奏章,为白玉蟾兼行五雷法时所写。
58、玉蟾蜍”是古代的一种漏壶。
59、李亚,汪守真,王文卿,白玉蟾、金逵……。
60、明无名氏《青莲记?明皇游月宫》:“万古悠悠,玉蟾蜍长厮守。
61、原来玉蟾蜍关系到前任华总探长之死。
62、《素梅玉蟾》第二折:“?地喧呼,无端狂少打散我一?惊搅。
63、作为玉蟾宫宫主,充满侠骨柔情的蓝兔手持冰魄剑和七侠并肩作战。
64、刘去看上了陪葬品中一个拳头大的玉蟾蜍,拿回去当储水磨墨用的水盂使。
65、张伯端、石泰、薛式、陈楠及白玉蟾(“南五祖”),若再加上张伯端的弟子刘永年和白玉蟾的弟子彭鹤林,则被奉为“南七真”(见五祖七真)。
66、白玉蟾博洽群书,能诗善赋,工书擅画。
67、玉蟾山以山幽石奇取胜,气象万千,林木苍秀直逼峨嵋。
68、个人档案:七剑之“冰魄剑”传人,玉蟾宫宫主,貌若天仙,柔骨侠肠,武艺超群。
69、白玉蟾的求道之旅及归隐之乡玉蟾山上远留有曾经辉煌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