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zǎi zhí 基本解释:[prime minister] 掌政的大官。宰;宰相(明朝“大学士”是宰相职)。执,掌管[政务]宰执以下俱使之面面上坐。——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详细解释:指宰相等执掌国家政事的重臣。 唐 陆龟蒙 《自怜赋》:“丞相府不开, 平津阁 不立,布衣之説无由自通乎宰执。”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大内》:“外廊横门北去百餘步,又一横门,每日宰执趋朝,此处下马。”《金史·侯挚传》:“ 挚 为人威严,御兵人莫敢犯。在朝遇事敢言……南渡后宰执中,人望最重。” 清 戴名世 《九科文总序》:“以谓天下之为选政者,以草莽而操文章之权,其转移人心,乃与宰执侍从及督学之官等而深有望於大儒者,为之别黑白而定邪正,使天下晓然知所去取。”★◎ 宰执 zǎizhí[prime minister] 掌政的大官。宰;宰相(明朝“大学士”是宰相职)。执,掌管[政务]宰执以下俱使之面面上坐。——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宋周密《齐东野语?孝宗圣政》:“庚子九月,上宣谕宰执云:‘已指挥?门,令今后常朝,宰臣免宣名,他朝会则否。
2、宋?岳珂《天定录?贴黄上表为大父先臣飞准告追封鄂王称谢事谢宰执启》:“采天下仅存之公议,悯王朝未?之勋盟,肆赞决於中宸,俾增荣於南纪。
3、赐前宰执、从官诏,访以得失。
4、张宫县阅试,召宰执,亲王临观,宗谔执乐谱立侍。
5、侍御史沈与求劾陵承望宰执风旨,罢官,提举杭州洞霄宫。
6、宰执爱其文,荐入翰林。
7、忠贞为国绍兴五年,诏问宰执方略,李邴条上战阵、守备、措画、绥怀各五事。
8、宰执百僚听召宣,领班蹈舞,皆称寿再拜,声传折槛边。
9、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
10、分遣宰执人员,行省事于燕京。
11、朝贺毕,就殿赐燕宰执、百僚。

12、《朝天曲》:“丙吉,宰执,燮理阴阳气……牛喘非时,何须留意。
13、后因触犯宰执,辞职回家。
14、一日,上曲宴宰执于凝碧,上曰:“自三代而下,至于汉、唐,治日常少,乱日常多,何也?
15、宰执百官以殿侍侧身跪传酒馔,即茶酒班仗役也。
16、明日,诏宰执就馆见金使,受其书纳入,人情始安。
17、赐康褒诏,许缀宰执班奏事。
18、宰执诣重华宫问疾,不及引。
19、蜀阙帅,宰执拟次翁以闻。
20、孝宗圣政》:“庚子九月,上宣谕宰执云:‘已指挥?门,令今后常朝,宰臣免宣名,他朝会则否。
21、元旦侵晨,禁中景阳钟罢,主上精虔炷天香,为苍生祈百谷于上穹,宰执百僚,待班于宫门之次,犹见疏星绕建章。
22、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春》:“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
23、减宰执俸给三之一及支赐之半。
24、思言:“奏拟除目,宰执当同进,比专听?胄,权有所偏,覆辙可鉴。
25、宋吴自牧《梦梁录.十月》:“十月孟冬......朔日,朝廷赐宰执以下锦,名曰授衣,其赐锦花色,依品从效扫松,祭祀坟茔。
26、其高科及第者,有不到十年即至宰执的。
27、【出处】宋?朱熹《与宰执札子》:“伏念熹昨以蒙思进职,辄具辞免,非敢矫情饰诈,罔上盗名。
28、如请帝坐,即宰执等退立西隅。
29、宋吴自牧《梦粱录?元旦大朝会》:“宰执百僚听召宣,领班蹈舞,皆称寿再拜,声传折槛边。
30、又诏:“宰执、侍从致仕遗表,惟补缌麻以上亲,毋及异姓。
31、诏亲王宰执三品已上官及命妇会礼,封金源郡王夫人,后进封妃,崩。
32、宋?周?《清波别志》卷上:“是皆宰执因奏事暇,亲聆圣语如是。
33、丙吉,宰执,燮理阴阳气。
34、吾尝以其文夸大于宰执公卿间。
35、上格出王侯宰执,下格亦可致巨富。
36、自为诸生,上书宰执,风裁凛然。
37、甲申,克宁率宰执入问起居。
38、清袁枚《新齐谐?治妖易治人难》:“汉阳令刘某,性方鲠,治祝由科邪教过严,有奸民上控抚军,抚军戒饬之。”又言:“中书宰执,日趋禁中,固宠苟安,兼旬不至中堂,壅滞机务,乞戒饬臣僚,自非入宿卫日,必诣所署治事。
39、宰执以,俱使之南面上坐。
40、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
41、仲夏一日,禁中赐宰执以下公服罗衫。
42、三年春正月,入见武宗于玉德殿,帝指孟谓宰执大臣曰:“此皇祖妣命为朕宾师者,宜速任之。
43、时宰执荫补多滥,胜非奏:“旧制,宰执子弟例不堂除,只就铨注,罢政不以罪,然后推恩。
44、又言:“唐制使谏官随宰相入阁,今谏官月一对耳,乞许同宰执宣引,庶得从容论奏。
45、五月辛未朔,命宰执日赴朝堂治事。
46、七月秋孟,例于上旬内车驾诣景灵宫行孟享之礼,以秋阳正炎,上命宰执分诣。
47、又言:“中书宰执,日趋禁中,固宠苟安,兼旬不至中堂,壅滞机务,乞戒饬臣僚,自非入宿卫日,必诣所署治事。
48、北宋末年,朝廷宰执蔡京、王黼、朱?及宦官李彦、童贯、梁师成等植党营私,柄权祸国,妄起边衅。
49、而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
50、自来只有栲栳样,宰执侍从皆用之。
51、正月诏元?宰执坟寺曾经放罢者并给还,有《谢复坟寺表》。
52、《谢宰执》:“虽黾勉而应书,每旁皇而却顾。
53、纱匹段分赐诸阁,分宰执、亲王。
54、告礼”之后,宫廷还要举行非常隆重的“进书仪”,“用黄麾细仗、教坊乐、僧道威仪前导,上御垂拱殿观书,宰执皆升殿侍立。
55、宰执退朝,仍赴德寿宫起居。
56、宰执即府饯别,百官班送都门外。
57、所修时政记通称宰执时政记。
58、宰执尽心献纳,勿以唯诺为休容,台谏极力纠绳,勿以钳结为将顺,则职业修举,官箴日肃而士气日奋矣。
59、乔远极言不宜为宰执报复。
60、一日,上谓宰执曰:‘近过德寿宫,太上颐养愈胜,天颜悦怿,朕退不胜喜。
61、他常以完颜亮为政苛急、拒谏自专、非礼臣僚为戒,要求宰执务远图,习经济,举贤能,劾贪墨,并身体力行,在巡行中亲自体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行为,认为“郡守系千里休戚”,“县令之职最为亲民”,②十分重视地方官的选授。
62、宰执鸾刀,以入庙门,当此之时,求为孤犊不可得也!
63、枢密院修时政记始于此时,与中书所修时政记通称宰执时政记。
64、汗水湿透了老人的衣服,但她却顾不上歇一歇。《谢宰执》:“虽黾勉而应书,每旁皇而却顾。
65、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天宁节》:“?天宁节?尚书省宰执率宣教郎以上,并诣相国寺罢散祝圣斋筵,次赴尚书省都厅赐宴。
66、宰执恶其纷更诸事,谓所言多不当。
67、[6]学士承旨职涉相权,故每为持异见的宰执不容。
68、开成元年上巳,赐百僚曲江亭宴。”朝贺毕,就殿赐燕宰执、百僚。
69、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百官酒,三台舞旋,多是诨裹宽衫,舞曲破?,前一遍,舞者入,至歇拍,续一人入,对舞数拍,前舞者退,独后舞者终其曲,谓之舞末。
70、出处宋?朱熹《与宰执札子三十三》之三十三:“所以上昭圣明,伏老念旧,洗垢匿瑕之美意,下使衰朽捐弃之人,得托退休之号,除废锢之籍,而少慰其出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