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明灯:chángmíngdēng 基本解释:[votarylampofferdbyBuddhist]点燃在神佛像前的长年不灭的油灯●详细解释:昼夜不息的油灯。旧多用于供佛或敬神。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下:“江宁县寺有晋长明灯,岁久,火色变青而不热。隋文帝平陈,已讶其古,至今犹存。”唐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长明灯之臺,圆笼孤光,杳辉漆壤。”巴金《秋》三九:“穿过阴森森的堂屋(在那里只有神龛前面点着一盏悬挂的长明灯),从张太太的房里送出觉新的咳嗽声。”★◎长明灯chángmíngdēng[votarylampofferdbyBuddhist]点燃在神佛像前的长年不灭的油灯★供在佛像或神像前面,昼夜不灭的灯。唐.刘禹锡〈谢寺双桧〉诗:「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古代汉族随棺木埋葬的灯。民间迷信以为棺材是死者的屋宇,有灯则明,无灯则暗,故置长明灯象徵永远明亮。

1、皇帝死后被埋葬时灯点着,但当墓地关闭后长明灯由于缺少氧气而自然熄灭了。
2、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
3、本文从小说《长明灯》的人物关系入手,对其如何通过人物关系的建构而形成小说主题进行了一番叙事学探讨。
4、还有用鲸鱼油做成的长明灯。
5、好书乃积累智慧之长明灯。
6、由于其固有的缺陷使得在这些场合长明灯现象普遍存在,浪费了大量的电能。
7、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
8、当年铺门前按定挂牌,额书铺名“太平铺”三字,入夜挂长明灯,太平铺是腾越至永昌府官道上较大的塘铺,设有铺兵四至五名,铺兵的头头叫铺司,每个铺兵身带装信件
9、而对面的佛龛上,长明灯已然熄灭。
10、好书乃积累智慧的长明灯。
11、一瓣旃檀一杯水③,长明灯下祭新诗④。
12、这本书是福音书盛着长明灯的白色的东西是带有窟窿和牙的颅骨。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
13、这可能是一盏长明灯。
14、这是一盏长明灯,由反射镜加强亮度,活动护窗起到等距遮光的作用
15、这本书是福音书盛着长明灯的白色的东西是带有窟窿和牙的颅骨。
16、佛像宝座前,排满了用纯黄金打造的长明灯盏,灯盏里灯光摇曳,把整个佛龛映得金光灿烂;
17、【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严嵩庆寿》:“可见老爷福寿天成,故寿烛中亦显此祥瑞。千斤烛是长明灯,是延寿烛,一对蜡烛,长明365个日日夜夜,照亮一个周岁,实乃中华一绝。
18、燃长明灯,摆打狗饼,盛倒头饭,立“影身草”。
19、房间里半明半暗。神像前面只点着两盏长明灯。神香和花朵散发着沁人的幽香。
20、全身透明的乌贼,在胸腔中点着一盏长明灯。
21、灵前设供桌,祭倒头饭、打狗棒、打狗饼,点长明灯。

22、有一天,在那点燃着一盏长明灯的昏暗的房间里,费多秀什卡讲她自己的生活史,公爵小姐玛丽亚的脑际骤然出现了一个念头,她认为唯独费多秀什卡找到了正确的人生之路,她也决定亲自去各地漫游。
23、昨晚,光复路上的广州市公安局荔湾分局综合办证中心的“长明灯”仍然高悬,一楼接待大厅内,设有两台“办证易”机,全天“办公”。
24、目前每户城市家庭的家电平均待机能耗相当于使用一张15瓦的长明灯,因电器关机没拔插头,全国每年待机浪费的电量。
25、这一招灵验了,长明灯一下子辉煌起来,纸条飘飘地飞向灯苗来,化作袅袅青烟。
26、闺蜜是“长明灯”,驱散寂寞,照亮前程;闺蜜是“糖葫芦”,冲淡苦涩,蘸满甜蜜。姐妹日,祝愿亲爱的你,开心快乐、明明朗朗、生活幸福、爱情甜蜜。

27、封坟直径22m~21m,高达5m左右,前有陵碑、床石、长明灯、望柱,王陵境内是供奉神位的崇善殿,以及安香阁、曲祀典、祭器库、纳陵正门、崇祭、东祭、西祭、神道碑阁、文武人石、马羊虎石、驾洛楼等附属建筑和石造型物。
28、碑前,“宁死不屈”的革命烈士塑像昂然屹立,象征着革命精神薪火相传的“长明灯”在鲜花簇拥下熊熊燃烧。
29、卓围、香盘、香合、长明灯、法被、暖帘、香台、如意、痒和子、经案、踏床等。
30、墓域位于瓦阜邑道谷里岩谷里东南方向,圆形封坟前墓碑上席上放着香炉石,左右配置着望柱石与文人石,中央有长明灯。
31、浮眼望去,只见两名素衣宫女提着白色长明灯,引进了一袭迷人的身影,绯红的缀花长裳,环翠玲珑的珠钗飞带,我见犹怜的可人模样。
32、在下楼之前,她站立起来,走进供神像的礼拜室,她把视线集中在长明灯照耀的大型神像的黑脸膛上,把双手交叉起来,在神像面前站立几分钟。
33、此时,要在逝者脚下供一碗“下脚饭”(亦称倒头饭);用碟盏盛香油点燃作长明灯(又称引路灯);用碗盛米装上香。
34、在荷枪实弹的武警的看管下,在高墙电网长明灯下的牢中,白漠目睹了各种各样的刑事犯罪。
35、我经常想,有一天,我会死的。按照我们汉族人的习惯,我死后,应该在头顶点一盏长明灯。我没有。不过,我的骨殖会燃起磷火,那就是我的长明灯了。我自己烧自己,您见了,千万别害怕。周德东
36、在我国北方,尤其是在邢台市一带,民间婚嫁的习俗风尚至今还沿袭着许多传统形式,如男方求婚时,要“下庚贴”、“送食箩”;新娘出嫁时,要“穿红袄”、蹬“黄套鞋”、戴“护心镜”、蒙“红盖头”;迎亲途中“鸣锣放炮”,娘家兄弟“送亲押轿”,遇到奇石怪树、井台磨坊,要贴“红喜帖子”;迎亲队伍“不能走回头路”;新娘到了夫家门口要“拉弓射箭”、“过马鞍”、“踩红毡”;新郎家前门要点“长明灯”、撒“门卫子”、竖“秆草个儿”;门头上要放“年糕”,天地桌上要放“斗”、搁“秤”;拜堂时要“撒草料”;新娘入洞房后,要“面对墙角坐”……冀南一带及华北许多省市民间婚丧习俗大多出自“周公与桃花女”这个传说,而邢台市的周公村和桃花村就是这个传说的发祥地.周公与桃花女是两个传奇人物,特殊的身世和机遇使他们获得了常人没有的本领,周公得到了天书的上卷《天文》,桃花女得到了天书的下卷《地理》,上卷可推算阴阳运转,下卷能破解沉浮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