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戈:bīng gē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指兵器。 唐 李白 《大猎赋》:“韜兵戈,火网罟。”2. 指战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欲兴兵戈,以诛暴 楚 。”《后汉书·独行传·谯玄》:“时兵戈累年,莫能脩尚学业。”《三国演义》第九六回:“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復废法,何以讨贼耶?” 清 周亮工 《即席次韵赠信州周公鼎》诗:“兵戈十载后,穷巷远游人。”3. 指军队。 唐 黄滔 《景阳井赋》:“玉楼之丝管宵咽,桂岸之兵戈昼逼。” 宋 岳飞 《奉诏移伪齐檄》:“顺逆二途,蚤宜择处。兵戈既逼,虽悔何追。”★兵器。泛指战争。唐.杜甫〈次空灵岸〉诗:「毒瘴未足忧,兵戈满边徼。」
1、民族时有纠纷,兵戈不绝,故当朝皇帝将这堂水陆画敕赐宝宁寺镇边,以望减少战乱,保边安宁。
2、大巫出世,兵戈四起,人界谁当称雄?
3、它的援救者美国也是如此,美国无缘无故地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煽动了武器兵戈。
4、兵戈在即的现实,爱情本就是牺牲品。
5、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6、酒阑人散,月已半斜,徘徊扬子江头,西望长安,北顾中原,兵戈满天地,山河残破,人何以堪。
7、那一年的长安飞花漫天,我听见塞外春风泣血,轻嗅风中血似酒浓烈,耳边兵戈之声吞噬旷野,火光里飞回的雁也呜咽。小曲儿
8、朝廷宣慰李逊至郓州,李师道大陈兵戈以迎之,继而表言军情不听纳质割地。
9、掉三寸舌能胜百万兵戈,开越说佗归汉室;挺一孤身独操完全气节,溺江负主仰崖门。
10、乱贼不生,兵戈静息,偃武修文,天下无不治,司寇戎政又悉惧哉!
11、一方偃息兵戈,四境粗安耕织,上荷元穹?佑,次翳神理护持。
13、白居易说,李景俭“不独文词供奏记,定将谈笑解兵戈。
14、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
15、路明非茫然地抬起头来,刚才的一瞬间,他闻到一股极其熟悉的气息,一股带着兵戈杀气的馨香。
16、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三驱弛刚,九伐先话。“九伐中原”时,他写道:“未睹升平民困多,又闻天府动兵戈。
17、一时间陕西、山西、河南西北边境狼烟遍地,兵戈四起。
18、和戎即是和息兵戈之意。
19、由于家庭有入仕的传统,十七岁的时候时候,刘秉忠也曾进入当局的下级机构做刀笔小吏,算起来这一年该是1233年,而金国被灭也在这一两年间,而此前数年华北地区早已经兵戈不断,可见刘秉忠刚刚参加工作,就是在蒙古国的行政序列中,只不过象他这样下级的文官,实在无须对局势负什么责任,专业技术人才,不管怎么改朝换代朝廷都是需要依靠的。
20、金贞?南渡,兵戈四起,?率少壮,负险自保,与滕阳陈敬宗聚兵山东,破张都统、李霸王兵于龟蒙山。
22、安之方转侧兵戈间,皆不赴。
23、成群的蚊子像乌云一般在离地面不高的地方盘旋,凤头麦鸡在旷野里凄切哀叫。一切预示着雨的来临,可是天空没有一片云。契诃夫1那一年的长安飞花漫天,我听见塞外春风泣血,轻嗅风中血似酒浓烈,耳边兵戈之声吞噬旷野,火光里飞回的雁也呜咽。小曲儿1船过空港将寂寞豢养旷野霜降低垂了泪光.董贞1耶和华遇见他在旷野,荒凉野兽吼叫之地,就环绕他,看顾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
24、《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欲兴兵戈,以诛暴楚。
25、俺只为家亡国破兵戈沸,因此上孤身流落在江南地。
26、六路明非茫然地抬起头来,刚才的一瞬间,他闻到一股极其熟悉的气息,一股带着兵戈杀气的馨香。
27、所有的女人都会无缘无故的哭吧。”父亲只能这样回答。121它的援救者美国也是如此,美国无缘无故地就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煽动了武器兵戈。
29、牺、农之时,虽有琴瑟、罔罟、耒耜、兵戈诸物,其生活之单简可想。
30、②指战争:欲兴兵戈,以诛暴楚。
31、④《枝江县志》载:“康熙元年壬寅冬,王师征剿西山,民苦夫役”,“三年中枝民流离转徙日以百户计。在兵戈满地,流离转徙的动乱年代里,朋友间失去联系,想知道他的消息而又无从问讯,故有“茫然”之感。
32、《彩毫记?归隐林泉》:“那管他翻云覆雨把冤家构,连天匝地兵戈斗,真个是一往冥鸿不可求。
33、岂知礼乐笙镛治,变作兵戈剑戟丛。
34、一百六说着,择之一改低迷之风,琴弦激铮,铿镪顿挫,那曲声似二胡又非二胡,恍如兵戈铁马奔腾沙场,一片杀气凛凛。
35、又论国家安危治乱之原:“盖自近年公道晦蚀,私意横流,仁贤空虚,名节丧败,忠嘉绝响,谀佞成风,天怒而陛下不知,人怨而陛下不察,稔成兵戈之祸,积为宗社之忧。
36、性好杀,司兵戈争斗杀伐病死。
37、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小官劝他且待兵戈稍定,再做商量,争奈元帅坚执不从。
38、我以为不如安定百姓保住境地,停止兵戈,恢复和约,然后广泛招募英才奇士,顺时而动,这是长久的计策。
39、面对着这样的凄凉现象,面对着那一个“时”,却又偏偏是“世积乱离”(《文心雕龙?明诗》)、大地兵戈、生民涂炭之时,诗人对眼前一“去”一“来”的鱼龙变幻,不由引起更深的体会,而愁惨也就愈甚了。
40、淳风今已破,征敛为兵戈。
41、祠内有苏东坡所写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名碑,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
42、冯道于官场左右逢源,生逢兵戈不息之乱世,竟似闲庭信步,被司马光指为“求生害仁”。
43、出处:明?高濂《玉簪记?依亲》:“骤然起兵戈,扰攘。
44、杜审言诗:“圣朝尚边策,诏论兵戈偃。
45、那一年的长安飞花漫天,我听见塞外春风泣血,轻嗅风中血似酒浓烈,耳边兵戈之声吞噬旷野,火光里飞回的雁也呜咽。小曲儿
46、羌胡踏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
47、频招兄弟同佳节,已有兵戈隔远书。
48、凶兽怒号,战马嘶鸣,伴着一阵策马呼架声,甲胄撞击声,兵戈相交声,幽幽地平线上,一队整齐的队伍如同一阵黑色的飓风,澎湃的向着魔云火池卷集而来。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