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放

爱造句 3年前 (2022-03-05) 词语造句 144 0

赦放:shè fà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免罪释放。《西游记》第八五回:“望陛下赦放贫僧,海深恩便也!”《英烈传》第一回:“遂将石碣藏过,赦放 田丰 ,驾退还宫。”

1、1966年特赦放出,被安排长春市图书馆就业。

2、因事被充军到边疆,后遇赦放还,客死武林(今浙江杭州)。

3、陈仲弓被捕两次,一次是在任太丘长后,因逮捕党人,牵连到他,后遇赦放出。

4、冯瓒流放海岛,10年不得归,开宝九年(976年)遇赦放还。

5、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

6、(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于是,耿精忠被调到福建,而林嗣环也被革职为民,充军边疆,后遇大赦放归。

7、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

8、韩信与家臣谋划:可以在夜里假传诏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9、可知为1101年,即建中靖国元年四月十六日),苏轼自海外遇赦放还,重经湖口,特意访问了石的下落,得知已为好事者所取去。

10、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李白在长流夜郎途中遇赦放还,在江夏(治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逗留的日子里,遇见了长安故人、当时任南陵(今属安徽)县令的韦冰。

11、是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遇大赦放还。

12、幕府,以“附逆”罪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放还。

13、周遵绊马,曷能赦放。

14、(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

15、"然而等到李世民讨平杨文干以后李渊却并未兑现诺言而是允准了齐王李元吉各和几位皇妃为太子的说情听信了大臣封德彝为卫护太子所造的舆论遂改变主意仍将皇太子李建成赦放长安令其居守京城。

16、途中遇赦放还,而自己将远行岭外。

17、典狱怕该犯死于牢中,告请官府处置,官府命狱卒趁犯人没绝气之前,赦放狱外。

18、《英烈传》第一回:“遂将石碣藏过,赦放田丰,驾退还宫。

19、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济天下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今江西九江)、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

20、请下堂:既经赦放,众苦皆离,六道可赴盛会。

21、后遇恩赦放还。

22、明徐渭《奉师季先生书》之二:“譬如疑狱,徒费榜掠考讯之繁,终无指证归结之日,不若一切赦放。

23、《西游记》第八五回:“望陛下赦放贫僧,海深恩便也!

24、有人告韩信与家臣谋划:可以在夜里假传诏旨,赦放那些在官府中的囚徒和官奴,然后率领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

25、因此,在唐初流放到西会州(今甘肃境内),后遇赦放回,死于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所撰《南史》与《北史》未能成书。

26、传》:“?鹏行半道,适承天门灾,肆赦放还。

27、与明律不同:不连带家人,情节轻的可“更赦放逐”,不必“永远”。

28、境内),后遇赦放回。

29、另外也有一个理由就是,苏联在斯大林逝世之后搞了一个全国大赦,全国大赦放出来很多人,而当时喀山的社会秩序不算太好,经过了大赦之后,应该说又差了一些。

30、郑虎臣受株连,被充军边疆,后遇赦放归。

31、诗人早年苦读,不慕荣华,注重品格修养;中年积极参加政治革新,极力革新政治,成为永贞革新中最核心的人物之一,时称“二王刘柳”;革新失败,流徒边州,在极端的困境中,不但写了大量的政治讽刺诗,痛斥宦官权臣和趋炎附势之徒是一批渺小而又可恶蚊虫(《聚蚊谣》),并写下不少相当有份量的政治散文;遇赦放还,仍痛骂靠镇压永贞革新而上台的人物为“桃李颜”之徒。

32、这一年春,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幸运地遇到大赦放还。

33、不料伍子胥听说夫差将赦放勾践,急忙入见,以诤言相谏:“大王!

image.png

34、遇赦放回,于乾元二年(注:乾元二年指759年)秋游零陵时所作。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