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sòngyīngxīng 基本解释:明代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人。1615年考中举人。曾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福建汀州府推官、南京亳州知州。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人为万物之灵”,人能开发利用自然,创造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整理和总结工农业生产经验,以其亲身见闻和实践作主要依据,撰写了《天工开物》。还著有《野议》、《论气》、《谈天》等。●详细解释:明代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人。1615年考中举人。曾任江西分宜县教谕、福建汀州府推官、南京亳州知州。认为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人为万物之灵”,人能开发利用自然,创造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整理和总结工农业生产经验,以其亲身见闻和实践作主要依据,撰写了《天工开物》。还著有《野议》、《论气》、《谈天》等。★人名。字长庚,生卒年不详,明奉新人。神宗万历年间举人,曾任江西分宜教谕、福建汀州府推官等职。着有《天工开物》,详细记录各地工农业生产技术,图文并重,包括农桑、开矿、兵器等各方面,其制造源流与方法,多与今日科学原则相合,为我国科学技术史上的重要着作。
1、宋应星对此过程的描述是:“凡淀入缸,必
2、历史名人有汉代高士徐孺子、晋代文学家陶渊明,唐代诗人刘慎虚、郑谷,宋代史学家刘恕,元代学者杜本、诗人揭奚斯、范德机,明代史学家陈邦瞻、科学家宋应星、抗倭名将邓子龙,清代名臣辛从益、杨锡绂以及清官况钟。
3、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麦工》:“陕洛之间,忧虫蚀者,或以砒霜拌种子,南方所
4、【出处】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珠玉》:“珠雄于此,玉峙于彼,无胫而来,以宠爱人寰之中。
5、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是说,颜色,质地,光泽温润柔和,滋益万物或恩泽万物,本是玉石富有仁德的表现。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说:“香稻一种,取其芳气,以供贵人,收实甚少,滋益全天,不足尚也。
6、县令,宋应星回乡服待老母。
7、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有数处记载了铅山造纸状况,对铅山纸品种的连四纸作了说明,并给予很高评价。
8、自汉代以后,中国造纸术不断改进,明代宋应星于公元1637年著《天工开物》 ,书中对古代造纸工艺进行总结。
9、曾主编:《奉新教育》36期、《新蕾》6期、《百丈山》28期、《书院研究》5期,协编《回归颂》、《奉新历史名人》、《奉新诗话》、《宋应星年谱》、《张勋史料》、《中华当代咏物诗词选》、《帆影集》、《香草词》、《徐醉霞旅游诗词文选集》、《当代诗人小传》、《中国当代爱情诗词选》、《奉新科普》、《镜泊诗缘》等书30余部。
10、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曾有详细记载: "凡璞藏玉,其价无几。
12、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腰机式》:“凡织杭西、罗地等绢,轻、素等绸,银条巾、帽等纱,不必用花机,只用小机。
13、明宋应星《天工开物?锤锻》:“凡出炉熟铁,名曰毛铁。
14、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舟》:“若局趣山国之中,老死平原之地,所见者一叶扁舟、截流乱筏而已。
15、最早记载金箔生产技艺的文字见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竭力挥椎打成(打金椎,短柄,约八斤重)。
16、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也认为, "所谓连城之璧" ,是"璞中之玉" 。
17、〖出处〗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丹青》:“斯文千古之不附也,注玄尚白,其功孰与京哉!
18、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红花》:“红花逐日放绽,经月乃尽。
19、排灌:马蓝生长期需水较多,应适当浇水,促使植株生长旺盛。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蓝淀》:“蓼蓝、马蓝、吴蓝等皆撒子生。
20、回青;进口青花料;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写到“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下曰佛头青”。
21、而这时作者宋应星尚健在于世。
22、其中应升与应星为魏氏(1555?1632)所生。参阅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
23、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的造楮纸法是:“凡楮树取皮,于春末夏初剥取……楮皮六十斤,仍入嫩竹麻(竹纤维,“麻”为形容词)四十斤,同塘漂浸,同用石灰浆涂,入釜煮糜”,然后漂洗、舂捣成纸浆。
24、按照朱由检的设想,先将毕氏兄弟收到自己的麾下,再到江西奉新去请宋应星,待一切事情结局后,就起程回京。[]
25、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回青》:“回青乃西域大青,美者亦名佛头青。
26、元代以来江西所产的著名文化名人有马端临、虞集、揭?斯、刘时中、吴澄、罗钦顺、解缙、魏良辅、汤显祖、宋应星、王猷定、魏禧、朱耷、蒋士铨、陈三立、文廷式、李瑞清、陈寅恪、萧公权、傅抱石、梅汝?、程懋筠、胡先?、黄秋园、古龙、公刘等等,亦可称得上超超玄箸矣!
27、现任江西宋应星研究会新科公司董事长。
28、又,明宋应星《天公开物?珠玉》:“〔宝石〕属红黄类者,为猫精、??芽、星汉沙、琥珀、木难、酒黄、喇子。
29、亲笔手书“宋应星纪念馆”6个大字。
30、附宋应星事迹年表。
3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弩》:“国朝军器造神臂弩、克敌弩,皆并发二矢、三矢者。
32、对于在当时声名不彰的宋应星来说,这一切委实是不虞之誉。
33、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乃杼柚遍天下,而得见花机之巧者,能几人哉?
34、遗一孤子国霖(1547?1629),即宋应星之父。
35、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
36、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认为:“其美在色。宋应星之所以在当时声名不彰,殊非偶然。
37、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说:“璞中之玉,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古帝王取以为玺,所谓连城之璧,也不易得。【示例】《元典章?吏部五?给由》:“管民官历两任之间俱有过名,其於公勤廉白治?特异者,亦不免於瑕玷。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