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闰:zhèng rù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谓正统和非正统。《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据 汉 传於 魏 而 晋 受之, 晋 传於 宋 以至於 陈 而 隋 取之, 唐 传於 梁 以至於 周 而 大宋 承之,故不得不取 魏 、 宋 、 齐 、 梁 、 陈 、 后梁 、 后唐 、 后晋 、 后汉 、 后周 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宋史·宋庠传》:“﹝ 宋庠 ﹞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若夫不别夷夏,不分正闰,恬其仇我,俛焉并立,甚至以为戎狄之德,黎民怀之,若天眷命而然,则尤公师友之所讳也。”2. 平年与闰年。公历无闰之年谓平年,有闰之年谓正年。
1、这样,就解决了《通鉴》只记一国纪年的缺憾,避免了列国并存正闰之纠葛。
2、调整,到目前为止这些都是正闰秒的调整,平均是每18个月一次。
3、另有《历代帝王正闰统总纂》、《怡轩杂著》等。
4、《宋史?宋庠传》:“?宋庠?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
5、少数民族建立的北朝辽金确立了宗主国的地位,分华夷、分中外的传统“正闰观”受到了批判,趋向统一于一个中国之中成了历史的主要倾向,人们对于民族的观念已冲破了固有的局限。
6、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
7、起消息,正闰馀,於是有天地神?物类之官,是谓五官。
8、诚然,古人尚囿于“华夷辨”、“正闰观”,于敌忾指向,每不尽意;但他们那种忧患意识、忠爱情怀,确已超越时空,“留取丹心照汗青”了。
9、有《南北正闰论》曰:“夫帝王之作也,必膺?受图,改正易号,定制度以大一统,推历数以叙五运,所以应天休命,与民更始。
10、容成综斯六术,考定气象,建五行,察发敛,起消息,正闰馀,述而著焉,谓之《调历》。
11、是役共破坚寨十馀座,阵斩伪元帅韩进、杨正闰等二十馀人,馘千五百馀级,乘胜平贼营十馀座。
12、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IERS)发布C公报,协调世界时(UTC)将在2005年底实施一个正闰秒,即增加1秒。
13、用“闰月”“减差法”来调整时差;历法实施成为重要大事,主要内容之一是“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和“正闰余”,即确定闰月位置和如何减去多余出来的天数(不是加上缺少的天数),由此来确定年岁的终结和开始。
14、在光?的自传《梅里先生碑文》中说道:“正闰皇统,是非人臣,辑一家之言而成”。
15、惟当列国分立之际,本表限于篇幅,不能将诸国年号并列,故只得取史家通例,任择一国列之,而将同时与国之年号分列于下,固无正闰之见存也。
16、《正统辨》,最后还特别申明说:“若其推子午卯酉及五运之王以分正闰之说者,此日家小技之论,君子不取也,吾无以为论。
17、该书在其近20年来研究金史、中国地方史和北方民族政权史的基础上,针对历史上传统的“华夷正闰观”和国际上曾风行一时的“南北对立论”的观点,提出了“中华一体论”。
18、李延寿在《南史》、《北史》中不分正闰,给南北朝各政权以同样的地位。
19、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馀,于是有天地神?物类之官,是谓五官。
20、曾校定《国语》,撰《补音》三卷,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
21、当奥古斯都准备改正闰年错误时,已经多闰了三次,于是他下令从公元前8年到公元4年停止闰年,即公元前5年、公元前1年和公元4年仍是平年,以后又恢复为每四年一闰了。
22、秦人正先,后魏有永昌太守正帛,三国时期蜀汉有益州太守正昂,《史记》有正伯侨,明朝洪武年间有举人、大同教授正复、洪熙年间信陵县丞正闰,清朝有山西兴县教授正振其。
23、律历志下》:“更造《太初历》,校中朔所差,以正闰分。
24、这一技术措施就称为闰秒(或跳秒),增加1秒称为正闰秒(或正跳秒);去掉1秒称为负闰秒(或负跳秒)。
25、为此需要设置“闰秒”,即在适当的时刻加上1秒(正闰秒)或减去1秒(负闰秒)。
26、张博泉教授从宏观和微观结合上,对金朝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贡献所作的精辟概括和论述,为人们重新认识和评估金代的社会面貌和发展水平,提供了耳目一新的轮廓,加深了对金史的认识,对过去旧史学存在的民族边检和传统的正闰观念给予有力驳斥。
27、宋庠与其弟祁均以文学知名,曾校定《国语》,撰《补音》三卷,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
28、的《纪年通谱》是宋代广为人知的一部史学工具书,虽然早已不传,但据宋人说,此书“区别正闰”,“以五德相承”。
29、1958年以来,国际地球自转服务组织已经发布过32次闰秒公告,且都是正闰秒(时钟需拨慢1秒),反映了地球自转长期变慢这一趋势。
30、他的《历代帝王正闰统总纂》,实际上恐怕就是一部简明的中国通史。
31、他一反近代新史学家的观念,令人惊奇地对向来遭受批判的传统“正闰观”持肯定态度。
32、又辑《纪年通谱》,区别正闰,为十二卷。《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三十五?四写道。
33、在光?的自传《梅里先生碑文》中说道:“正闰皇统,是非人臣,辑一家之言而成”。盖黄帝考定星历,建立五行,起消息,正闰余,于是有天地神?物类之官,是谓五官。
34、论正闰者,犹以正统在蜀,正朔相仍在江东。
35、变慢,协调世界时(UTC)将在2005年底实施一个正闰秒,即增加1秒。
36、正闰的角度立论,完全不涉及德运的问题。
37、宋叶适《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若夫不别夷夏,不分正闰,恬其仇我,?焉并立,甚至以为戎狄之德,黎民怀之,若天眷命而然,则尤公师友之所讳也。
38、如果是正闰秒,则在闰秒当天的23时59分59秒后插入1秒,插入后的时序是:…58秒,59秒,60秒,0秒,…,这表示地球自转慢了,这一天不是86400秒,而是86401秒;如果是负闰秒,则把闰秒当天23时59分中的第59秒去掉,去掉后的时序是:…57秒,58秒,0秒,…,这一天是86399秒。
39、陈衍论诗,不争“唐宋之正闰”,认为宋诗、唐诗有着相似的重要地位。
40、《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据汉传於魏而晋受之,晋传於宋以至於陈而隋取之,唐传於梁以至於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魏、宋、齐、梁、陈、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以纪诸国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如果是正闰秒,则在闰秒当天的23时59分60秒后插入1秒,插入后的时序是:…58秒,59秒,60秒,0秒,…,这表示地球自转慢了,这一天不是86400秒,而是86401秒;如果是负闰秒,则把闰秒当天23时59分中的第59秒去掉,去掉后的时序是:…57秒,58秒,0秒,…,这一天是86399秒。
41、增加1秒称为正闰秒(或正跳秒);去掉1秒称为负闰秒(或负跳秒)。
42、天之历数自有归,代之正闰不可紊。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