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材晋用

爱造句 4年前 (2022-02-01) 经典造句 115 0

楚材晋用:chǔ cái jìn yòng基本解释:[great person given an important post by another country] 楚国的人才而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地或本国的人才外流被别处或别国使用●详细解释:《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声子 通使於 晋 ,还如 楚 。令尹 子木 与之语,问 晋 故焉,且曰:‘ 晋 大夫与 楚 孰贤?’对曰:‘ 晋 卿不如 楚 ,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 楚 往也。虽 楚 有材, 晋 实用之。’”后因以“ 楚 材 晋 用”指引用别国人才或自己的人才外流为别人所用。《周书·儒林传·沉重》:“ 建德 末, 重 自以入朝既久,且年过时制,表请还 梁 。 高祖 优詔答之曰:‘……不忘恋本,深足嘉尚,而 楚 材 晋 用,岂无先哲。’” 清 钱谦益 《光禄大夫铁山王公墓志铭》:“ 楚 材 晋 用,国士所以长嗟; 秦 智 虞 愚,贤哲为之永叹。” 郑观应 《盛世危言·游历》:“果如此讲求研练,十年以后, 中国 内外文武人才皆当辈出,决不致有乏才之患,亦何庸 楚 材 晋 用,僱募洋师。”★◎ 楚材晋用 chǔcái-jìnyòng[great person given an important post by another country] 楚国的人才而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地或本国的人才外流被别处或别国使用★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后用以比喻人才外流。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造句】公司应有完善的升迁制度,保障员工福利,才能避免楚材晋用。 ★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比喻人才外流。《周书.卷四五.儒林传.沈重传》:「而楚材晋用,岂无先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我化了钱,教出了人,却叫外国人去用,这才是楚材晋用呢!」 ★修订本参考资料: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虽楚有材,晋实用之。比喻人才外流。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沈重传:而楚材晋用,岂无先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我化了钱,教出了人,却叫外国人去用,这才是楚材晋用呢! ★06.清.郑观应《盛世危言.卷三.游历》:「果如此讲求研练,十年以后,中国内外文武人才皆当辈出,决不致有乏才之患,亦何庸楚材晋用?」★05.《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怎的这位侍卫的话,我听着又俨然会懂呢?这人莫非是个楚材晋用,从那里换了遍班回来的罢!」★04.《周书.卷四五.儒林列传.沈重》:「而楚材晋用,岂无先哲。方事求贤,义乖来肃。」★03.北周.庾信〈拟咏怀〉诗二七首之四:「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02.《艺文类聚.卷六二.居处部二.殿》引南朝陈.沈烱〈太极殿铭〉:「楩楠豫章,地沦外寇;楚材晋用,非复我求。」★01.《晋书.卷二四.职官志》:「卧龙飞鸿,方金拟璧,秦奚、郑产,楚材晋用,斯亦曩时之良具,其又昭彰者焉。」★ 释义 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人才外流。语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典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声子通使于晋,还如楚。令尹子木与之语,问晋故焉。且曰:「晋大夫与楚孰贤?」对曰:「晋1>卿2>不如楚,其大夫3>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4>、皮革,自楚5>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1) 晋:周代诸侯国。春秋时据有今山西省大部分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为韩、赵、魏三家所分,遂亡。(2) 卿:职官名。古代指位在大夫之上的官爵。(3) 大夫:职官名。历代沿用,多系中央要职和顾问。(4) 杞梓:音ㄑ|ˇ ㄗˇ,杞、梓皆为良木,比喻有用的人材。(5) 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领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典故说明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春秋时,蔡人公孙归生(声子)出使晋国,回国途中去了楚国。楚令尹子木接见他,并且询问他晋国的一些情况,其中谈到人材的任用问题。子木问晋和楚两国的大夫谁较贤能?公孙归生回答说:「晋卿不如楚卿贤能,但是晋的大夫不仅贤能,还都是可以任命为卿的人才,然而这些人才:析公、雍子、子灵、贲皇等人,都是从楚国去的。就出产的杞木、梓木、皮革,被运往晋国使用一样。楚国空有人才却不知运用,最后却为晋国所任用。」后来楚材晋用」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人才外流。书证

1、六这间公司待遇偏低,以致楚材晋用,人才外流。

2、~,楚材晋用,此固在上者驱迫使然,彼为士者独不可悟商务力量之大乎?

3、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

image.png

4、楚材晋用的情形若无法改善,国家的竞争力势必无法提昇。

5、因为国家不重视人才的培育发展,才会造成楚材晋用的现象。

6、他在推荐信中感慨地写道:“国内政局不定,楚材晋用,实为可惜

7、美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甜橙生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35%,葡萄柚则占85%,他指出:“这种楚材晋用的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8、一百七留学生学业完成后不愿归国,楚材晋用,真是国家的一大损失。

9、一个公司应有完善的福利与升迁制度,才能避免人才外流,楚材晋用。

10、上春分焙工微拙,小市盈框贩去多;列肆武夷山下卖,楚材晋用怅如何。

11、如何解决楚材晋用,吸引优秀人才回国服务,已成政府当前首要之务。

12、等国技师,传授技术,楚材晋用,以便能“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长技”。

13、现在人才流动很快,楚材晋用的情况已经不足为奇了。

14、春秋时代列国人才流动频繁,“楚材晋用”的例子很多,中原人才逃往楚国的也不少

15、想要改善楚材晋用的问题,就要从公司的升迁制度着手

16、随着国内研究环境的改善,人才开始回流,楚材晋用的情形已经逐年减少

17、我们应该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他们回来,否则楚材晋用,那就太可惜了!

image.png

18、如贵部认为必须交换条件,敝省一定酌情满足之……”曹锟想一个堂堂都督仅见吴佩孚一面,竟然要将其借走,而且还要升为旅长,想必吴佩孚一定有其独到之处,楚材晋用,不如楚弓楚得

19、一百现在人才流动很快,楚材晋用的情况已经不足为奇了。 

20、清钱谦益《光禄大夫赠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通铁山王公墓志铭》:“楚材晋用,国士所以长嗟;秦智虞愚,贤哲为之永叹。

21、该书通过上述作家楚材晋用的经历,准确地把握了金代文学的性质和不断升华的过程。

22、我们应该为留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他们回来,否则楚材晋用,那就太可惜了!

23、依靠与晋国大臣的关系,巫臣依附于晋,被任为邢邑(今河南温县)大夫,为“楚材晋用”做了注脚。

24、现在人才流动很快,楚材晋用的情况已经不足为奇了。

25、这间公司待遇偏低,以致楚材晋用,人才外流。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