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yī yǐn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商汤 大臣,名 伊 ,一名 挚 ,尹是官名。相传生于 伊水 ,故名。是 汤 妻陪嫁的奴隶,后助 汤 伐 夏桀 ,被尊为阿衡。 汤 去世后历佐 卜丙 (即 外丙 )、 仲壬 二王。后 太甲 即位,因荒淫失度,被 伊尹 放逐到 桐宫 ,三年后迎之复位。《尚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伊尹 祠于先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伊尹 放 大甲 而相之,卒无怨色。” 杜预 注:“ 大甲 , 汤 孙也,荒淫失度。 伊尹 放之 桐宫 三年,改悔而復之,而无恨心。”《吕氏春秋·本味》:“ 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人养之,察其所以然,曰:‘其母居 伊水 之上……故命之曰 伊尹 。’” 高诱 注:“以其生於 伊水 ,故名之 伊尹 ,非有讹也。” 唐 韩愈 《送孟东野序》:“ 夏 之时,五子以其歌鸣, 伊尹 鸣 殷 , 周公 鸣 周 。” 梁启超 《新民说》第十二节:“欲求国之自尊,必先自国民人人自尊始。 伊尹 曰:‘余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余觉之而谁也。’”一说, 伊尹 借故放逐 太甲 ,自立七年,后 太甲 还,被杀。参阅《竹书纪年》卷上、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二章第一节。★人名。名挚,商初的贤相。相传汤伐桀,灭夏,遂王天下。汤崩,其孙太甲无道,伊尹放诸桐宫,俟其悔过,再迎之复位。卒时,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礼。
1、【出处】元?郑德辉《伊尹耕莘》第二折:“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济世安民,忠君报国,乃是男儿所为。
2、圣人王世,贤者建功,汤举伊尹,周任吕望,行合天地,德配阴阳,承天诛恶,克暴除殃,将气养物,明□设光,耳听八极,目睹四方,忠进谗退,直立邪亡,道行奸止,不得两张,□□本理,杜渐消萌。
3、庚桑楚》:“汤以庖人笼伊尹”。
4、伊尹汤液,乡野袅袅炊烟;易牙调味,街巷频频流传;太和炙鱼,精通烹调水产;膳祖女厨,擅长各种馐馔。
5、汤去世后,历辅外丙、仲壬,及太甲。伊尹将太甲放逐到桐宫,以使其悔过。
6、伊尹死于沃丁时,沃丁以天子这礼将其葬于亳地。
7、皤溪伊尹,佐时阿衡。器允栋干,勋实佐时。
8、京师庖人喜为之。”陆德明释文:“伊尹好厨,故汤
9、禹有益,汤有伊尹,武王有太公望。佐就姬周,世称太公望。
10、如果苛刻一点说中间还有一个国君“太甲”,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
11、诗本亦主祀汤,而以伊尹从祀。
12、伊尹将太甲放逐到桐宫,以使其悔过。
13、清康熙五十五年(1676),东昌知府程光珠访求古迹,大书“莘伊尹躬耕处”6字,题曰:“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云虎风”。
15、伊尹“放太甲”的地方为桐宫,桐宫近汤冢,意思也就很明白了。
16、群魔乱舞,民不聊生,天帝眼见世间受苦,派下天兵神将,以助商汤起义商汤以仁义之心对待民众,后有伊尹相助。
17、因此做事不能有自己的要求才能根据客观的需要去做,而做菜时之所以操之过急是因为当时有想更快地把菜做好的要求,做菜时松弛懈怠是因为心里还有其它的要求,心思跑到别的地方去了,心不在焉所致,所以无论是治国还是做菜不能带有自己的要求才能像伊尹那样完全根据客观的需要去做。
18、伊尹被商汤尊为“阿衡”(相当于宰相)。
19、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
20、盘溪伊尹,佐时阿衡。
21、如果你到栾川来,我一定要带你去探访罗庄仰韶文化遗址、伊尹耕莘古地,太清宫与朝阳洞、长春观和娃娃桥,瞧瞧远古留下的文明……
22、尚书卢植曰:“案尚书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之桐宫。
23、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悔过自新,改恶从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
24、传位太甲立,伊尹扶朝纲。
25、虽伊尹之宁殷朝,博陆之安汉室,无以尚也。
26、太甲元年,伊尹为谏训太甲,作了《伊训》、《肆命》、《徂后》。
27、知府程光珠书“莘亭伊尹耕处”,题曰:“尧舜之道,畎亩之中,圣作物睹,龙云虎风。
28、伊尹立汤的嫡长孙太甲为王。
29、伊尹成为了商的开国功臣。
30、王莽居摄,诛不附己者,宏与何武、鲍宣并遇害。并完全摄政,以周公、伊尹自居,改元“居摄”。
31、汉徐干《中论?贵验》:“伊尹放太甲,展季覆寒女。
32、小注曰:“省《伊尹》、《太公》、《管子》、《孙卿子》、《?冠子》、《苏子》、《蒯通》、《陆贾》,《淮南王》二百五十九种,出《司马法》入礼也。
33、②伊尹是开国元老,辅助汤建立商朝,并连续辅佐5位君王,分别是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所以说是五朝元老。
34、上》:“人言伊尹以割烹要汤,有诸?
36、故革夏者九有之师,而伊尹为阿衡。
37、苟得其人,自可起厮养而为卿相,伊尹、傅说是也,而况州郡之职乎。
38、如伊尹以不能致君尧舜为耻。
39、以后太甲潜出桐宫,杀了伊尹。
40、就在太甲即位之初,发生了伊尹放大甲于桐宫的事件。
41、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商汤墓地。
42、shāng héng zhōu dǐngㄕㄤㄏㄥ?ㄓㄡㄉㄧㄥˇ商衡周鼎谓伊尹和周公。
43、仲壬死后,其侄太甲当立,破坏商汤法制,不理国政,被伊尹放逐到桐宫。
44、皤溪伊尹,佐时阿衡。
45、伊尹为商阿衡,后以官以氏。
46、他多次进言反对纳钱免役法、武学、经营东南盐法等,郑侠反对新法,献《流民图》,?媚吕惠卿,弹劾参知政事冯京与郑侠勾通,冯京遭贬。成语故事:北宋时期,王安石推行新法,邓绾想巴结王安石就上书宋神宗赵顼,露骨地吹捧王安石等人像伊尹、吕尚一样,推行青苗法、免役法深得人心。
47、《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国语?郑语》记载史伯说:“夫和生实物,……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
48、元?郑德辉《伊尹耕莘》楔子:“盖凡升天之时,先参贫道,授与仙诀,大彻大悟后,方得升九天朝真而观元始。
49、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拟道论功,未可同年而语。
50、【出处】元?郑德辉《伊尹耕萃》第四折:“脱白衣平步上云衢,高尘途奋身独步。
51、所以“伊尹放太甲”足以说明商初“母党”和辅政大臣力量之强大。
52、伊尹借太素、上皇及九主治国之事,与汤王商讨国策时,曾以医为喻,陈述治国之道。”又《竹坡诗话》:“金九主一百八十年间,独蔡松年丞相乐府,与吴彦高东山乐府。
53、在《咸有一德》中,伊尹用夏朝所以灭亡是因为“夏王弗克庸德”,商汤所以能代夏而立是曲于汤王“眷求一德”的历史事实教育太甲。
54、在非看来,这天下间,并没有粗鄙之出身,有的也只是粗鄙之人,英雄每多屠狗辈,壮志豪情永不休,想樊哙也是屠猪卖酒,伊尹更是奴隶出身,可谁又能说他们卑贱?
55、根据《史记?殷本纪》,《集解》引刘向《别录》,记商初宰相伊尹画“九主”以劝戒成汤。
56、《伊尹耕莘》第三折:“贤士展神鬼不测之机,兴一旅之师,辅佐公子,以成大事。
57、仁兄今日虽然薄落,一朝运至时来,为师为相,做出那伊尹、傅说的事业,又何难哉!
58、伊尹为阿衡,即其义也。
59、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并还给太甲政治权利。
60、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载:“空桑又名伊尹村”,其《北辕录》中有“自杞西行二十里过空桑伊尹所生之地”。
61、故伊尹之兴土功也,?胫者使之跖镢,强脊者使之负土。
62、从中国烹饪之圣商相伊尹(开封人)3600年前创五味调和之说至今,豫菜借中州之地利,得四季之天时,调和鼎鼐,包溶五味,以数十种技法炮制数千种菜肴,其品种技术南下北上影响遍及神州,美味脍炙人口。
63、而今本记伯益、伊尹等文,全与彼相反,其年代又托始于黄帝,故知非汲冢之旧也。
64、故世平主圣,俊艾将自至,若尧、舜、禹、汤、文、武之君,获稷、契、皋陶、伊尹、吕望,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65、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迎回太甲并还政。
66、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
67、伊尹看时机成熟便劝汤发兵讨夏桀。
68、邹鲁之汲汲皇皇,与夫禹之犹己溺,稷之犹己饥,伊尹之犹己推之沟中,曾无少异。
69、之亲,无伊尹之志,明避不复,桐宫遂往,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70、故伊尹,有莘氏之媵臣也,而阿衡于商。
71、箕尾傅说商岩住,空桑子伊尹无父。
72、记载:“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
73、伊尹称赞太甲悔过自新。
74、据《竹书纪年》记载,仲壬崩,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乃自立也。
75、这时候由开国元老伊尹作主,由太甲继承了王位。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