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知:jiàn zhī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见而知之。指同时代的事,以别于后代对前代事的“闻而知之”。语本《孟子·尽心下》:“由 尧 舜 至於 汤 ,五百有餘岁。若 禹 、 皋陶 ,则见而知之;若 汤 ,则闻而知之。” 清 颜元 《存学编·总论诸儒讲学》:“其效使见知闻之者,知尊慕 孔 孟 ,善谈名理,不作恶,不奉释 老 名号。”2. 谓明见明知,并不隔膜。《韩非子·难一》:“有赏者君见其功,有罚者君知其罪,见知不悖於前,赏罚不弊於后,安有不葬之患。”3. 受到知遇。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汾水》:“ 飞廉 以善走事 紂 , 恶来 多力见知。 周武王 伐 紂 ,兼杀 恶来 。”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王逢原》:“ 王逢原 见知 王荆公 ,一时附丽之徒,日满其门,进誉献諛,初不及文字间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刘元子》:“ 嵩阳 守 重庆 , 铜梁 大司马 张襄宪公 佳胤 以童子见知,爱如己子。”4. 为人所知。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而天下之文雅鉴赏者,固虽欲观之,而祕阁禁严,不能到也,是终无由见知於世也。”5. 见“ 见知法 ”。★见而知之。指同时代的事,以别于后代对前代事的闻而知之。语本《孟子.尽心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
1、《汉书?刑法志》:“?孝武?招进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
2、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3、我听见知了的乐曲,它们在午后怒吼,仿佛在诉说着这午后的炎热,给人一种吵闹的感觉。
4、《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
5、也许一生默默无闻,却见知识化为力量,未来展现宏图。当人们拥有幸福,幸福的人生,我们也会收获人生,人生的幸福。使命崇高,心中萦绕萦绕着春蚕情愫,理想圣洁,身上自有红烛风骨。
6、由是直声闻于远迩,虽以此黜,亦以此见知。
7、每谓人曰:“人生厉心立行,贵于见知,当使夕脱羊裘,朝佩珠玉。
8、住行坐卧常勤降,闻见知觉为病患矣。
9、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
10、尤以诗见知于王士祯,称为仙才。是王士?的正室,诰赠夫人。
11、【出处】唐?孟郊《寄陕府邓给事》诗:“见知嘱徐孺,赏句类陶渊。
12、现提供了此问题的更新,请参见知识库文章
13、为人狼戾无亲,无功犹倔强不法,使平崇义,何以制之。?燕策一》:“夫赵王之狼戾无亲,大王之所明见知也。
14、宋弁以才度见知,迹参顾命,拔萃出类,其有以哉。
15、当你走进学校,你可看见知识的闪光,你可听到书与人的交流,你可闻到老师的汗水,知识变的劳动更加的伟大无比。
16、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17、陈黻宸(1859?1917)幼名芝生,一名崇礼,后名黻宸,字介石,晚年改名芾,室号饮水斋、烛见知斋。
18、文章本身的艺术价值不会因为审美者的品评而增减,和氏之玉,不以是否见知而改其质;箫韶九成,岂因俗士掩耳而易其和。
19、九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说的是做到至诚,那么就可以做到见微知著,可前知祸福。朱熹
20、生平笃诚,信程、朱之学,以见知闻知述圣学之统。光宅威公,雅耽好此法,下笔之妙,颇为京洛所知闻。
21、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知识库文章kb841999和kb827217 。
22、清颜元《存学编?总论诸儒讲学》:“其效使见知闻之者,知尊慕孔孟,善谈名理,不作恶,不奉释老名号。
23、出处李百药《北齐书?许淳传》:“?清识敏速,达于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知时人,号为入铁主簿。
24、五也许一生默默无闻,却见知识化为力量,未来展现宏图。当人们拥有幸福,幸福的人生,我们也会收获人生,人生的幸福。使命崇高,心中萦绕萦绕着春蚕情愫,理想圣洁,身上自有红烛风骨。
25、尝以绘事见知于阮元(一七六四-一八四九)有竹林七景图册。
26、上位近臣,阿谀顺旨,迎合帝意,造作拒谏。玄好人附悦,而琳之不能顺旨,是以不见知。
27、但对此沈家本先生曾有论述:“见知部主之法造自汤、禹,文景仁厚之风荡然无遗。
28、《上兵部李侍郎书》:“私自怜悼,悔其初心,发秃齿豁,不见知己。
29、玄子尚,孙皓时为侍郎,以言语辩捷见知,擢为侍中、中书令。
30、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31、他们说,患难见知己,烈火炼真金。
32、《汉书?刑法志》:“及至孝武即位……于是招进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令,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缓深故之罪,急纵出之诛。
33、清识敏速,达于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知,时人号为入铁主簿。
34、足下宿当重寄,早预心膂,粤自藩邸,柱石见知。
35、刁柔、裴昂之以儒业见知,全不堪编缉。
36、青蝇:比喻佞人。佞人相汲引而柴正路,俊哲处下位而不见知。
37、以至常州词派论词所说的:“初学词求有寄托,……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谭献《复堂词话》所说的“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及《复堂词录序》所说:“侧出其言,傍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
38、文宗以贵游子弟升朝列,才识敏赡,以干局见知。
39、从政治品格的高度理解求真务实郑昌华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号召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强调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以至常州词派论词所说的:“初学词求有寄托,……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谭献《复堂词话》所说的“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何必不然”,及《复堂词录序》所说:“侧出其言,傍通其情,触类以感,充类以尽。
40、这是本世纪见知的最早的有关《歧路灯》的记载。
41、又有北海曹升,亦以学识清立见知。
42、由于这种奠基于实证主义知识论基础上的教育观,使得我们在教育理念设计上只见知识,而失落了信仰和德性品质。
43、良知为知,见知不囿于闻见;致良知为行,见行不滞于方隅。
44、夷简由是见知于上。
45、为郢州,以圭之为安西府佐,委以职事,清治见知。
46、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
47、有关其他信息,请参见知识库文章
48、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
49、治安官对“贼盗”罪不及时举告,或不及时严办,以见知故纵法罪判处死刑。
50、迅速udyiy房间偶尔饿哦iei人皮vdei;配件诶就,达於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知时人,号为入铁主簿。
51、愍孙少好学,有清才,早以操志立行见知。
52、珏怀愤,乃货家具。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
53、生鉴字子奇,晓仰观见知于王隐,游寓卒于历阳,葬于会稽。
54、而且我希望全部你淑女也找你的不见知音。
55、科学的进步取决于科学家的劳动和他们的发明的价值。巴斯德139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马克思140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鲁迅141爱劳动是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成分之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加里宁142当你走进学校,你可看见知识的闪光,你可听到书与人的交流,你可闻到老师的汗水,知识变的劳动更加的伟大无比。
56、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知识库文章“
57、一百不过理科卷中一些常见知识没有考查,比如命题与逻辑、排列组合、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变换、双曲线、积分、正态分布、独立性检验等。
58、【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六十九:“上仙真经秘而不泄者,为此子母之法,恐凡愚之心见知也。
59、宋?赵鼎《建炎笔录》卷中:“靖康初,师道入枢府,渊圣尝问曰:‘在小官时,颇有见知者否?
60、汉武帝刘彻“外事四夷之功,内盛耳目之好,征发频数”造成了“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奸轨不胜”的结果,于是“招进张汤、赵禹之属,条定法律,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
61、惟进士卢肇,宜春人,有奇才,德裕尝左宦宜阳,肇投以文卷,由此见知。
62、一到公园,我们就听见知了在树上唱歌,我们想看到知了,找呀找,知了就是不让我们看见它。
63、不过理科卷中一些常见知识没有考查,比如命题与逻辑、排列组合、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变换、双曲线、积分、正态分布、独立性检验等。
64、《菰中随笔》卷八:“士之才智,可效一官者,苟非宿登仕版,则虽见知於方镇岳牧,亦不能稍振拔之,以收其
65、许宁宁说,患难见知己,是双方关系发展的真实写照。
66、请参见知识库文章kb890673和kb884021以了解更多信息。
67、17岁即见知于河南督学张九征,张九征颇赏其文。
68、双方的关系是“患难见知己”的关系。
69、《注》吏见知不举劾为故纵。
70、则可以参见知识库文章q309694中讨论的一些问题。
71、《宋书》本传说他“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
72、《介存斋论词杂著》共三十一条,发挥“意内言外”的说法,明确提出填词要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知者见知”。
73、住行坐卧,常勤降闻见知觉,无病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