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耆:yān qí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古 西域 国名。又作 乌耆 、 乌缠 、 阿耆尼 。国都在 员渠城 (今 新疆 焉耆 西南 四十里城市 附近)。居民务农、捕鱼、畜牧。有文字,语言属印欧语系。初属 匈奴 , 西汉 神爵 二年(公元前60年)后属 汉 西域都护府 。 西汉 末又属 匈奴 。 东汉 永元 六年(公元94年) 班超 破 匈奴 ,又内属。 唐 初附 西突厥 。
1、以中国的语言文字为例,各民族的57种文字中,17种已经消亡,它们是突厥文、回纥文、察合台文、于阗文、焉耆-龟兹文、粟特文、巴思巴文、契丹大字、契丹小字、西夏文、女真文、东巴图画文字、沙巴图画文字、东巴象形文字、哥巴文、水书、吐火罗文。
2、古时的驿站,从新疆往北京传递消息,用得是每天1200里加急传递,就是几十匹焉耆马接替传递,一匹马飞速驾到驿站,另一匹马接奏报飞速而去,要求奏报五六天必须到北京,而皇帝的命令也必须五六天传到焉耆,从此焉耆马闻名天下,称为龙驹,只见它飞奔起四蹄生风,头迎向上,身跃入半空,尾飘于马后,如一匹蛟龙在大海中腾跃。
3、头、身大小适中,两耳竖立,敏捷而温驯,前躯、中躯发育良好,胸廓较深,蹄质结实,特别善走,甚至初生幼驹即行测步,故有“焉耆马胎走”之美谈。
4、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设西域都护府,正式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焉耆归属西域都护府。
5、一匹好的焉耆马每天可行300公里。
6、在这些地区调查和发掘的重要遗址有阿克铁热克、喀达里克、麻扎塔格、尼雅、安迪尔等遗址,米兰佛寺遗址和吐蕃城堡遗址,楼兰古城及其附近遗址,焉耆明屋及其附近的石窟寺和遗址,甘肃西部汉长城和烽燧遗址,敦煌千佛洞和藏经洞等。
7、由于伊吾路为鲜卑控制,焉耆依附狯胡,所以要到车师和高昌,只剩了这一条路。
8、九四年,他征调各国军队,向北道发动总攻,生擒焉耆王和尉犁王,带到陈睦驻扎的乌垒王国总督府故地死难之处,斩首致祭。
9、制作的土壤盐分空间数字地图可以为焉耆盆地的盐碱土改良与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数字土壤信息。
10、【集解】〔恭曰〕绿盐出焉耆国,水中石下取之,状若扁青、空青,为眼药之要。
11、以西、焉耆以北活动有契弊(?)、薄落、职乙、纥骨、乌灌(一作乌护)等部。
12、十四年,西突厥重臣屈利啜的弟弟迎娶了焉耆王之女,约为唇齿之邦。
13、东汉末年,西域诸国更相攻灭,不断兼并,出现了几大地方政权并立的局面:若羌、且末、小宛、精绝等地并属于鄯善;戎卢、风弥、渠勒、皮山等地并属于于阗;尉犁、危须、山国并属于焉耆;姑墨、温宿、尉头、乌垒并属于龟兹;桢中、莎车、竭石、渠沙、西夜、依耐、蒲犁、亿若、榆令、捐毒、琴、休循并属于疏勒;吐鲁番为车师前部;东部天山以北的东且弥、西且弥、卑陆、蒲类、乌贪等地并属于车师后部;焉耆以西至伊犁河源为悦般;伊犁河流域及准噶尔盆地西部为乌孙;阿尔泰山西南部及蒲类海周围为鲜卑民族右部。南道诸国由东到西有:楼兰(鄯善)、?羌、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抒弥、于阗、渠勒、皮山、太平、西良、子合、莎车、乌牦、德若、蒲犁、枳中、竭左、渠沙、满犁、依耐、榆令、无雷、桃槐、难兜、大月氏、?宾等29国;北道诸国由西向东有:康居、大宛、休修、捐毒;天山南麓的有:疏勒、尉头、温宿、姑墨、龟兹、仓头、鸟垒、渠犁、尉犁、焉耆、危须、山国、狐胡、车师前,天山北麓的有:乌孙、鸟贪、訾离、单恒、西且弥、劫国、卑陆、卑陆后、郁立师、车师后、车师后城长、蒲类后、移支、蒲类等32国。
14、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获此殊荣共有三个乡镇,另两个是库尔勒市哈拉玉宫乡和焉耆县永宁镇。围垦,滠水在陈玉宫下拱背桥截断东支,新开河道入西支,同时西支裁弯取直,至江嘴入长江。
15、旧曰焉耆”;贝列最早称吐火罗语A为焉耆语;此说已为大多数学者认同。
16、马鸿博男,1945年9月出生,新疆焉耆人。雍正十三年(1735)应鸿博诏。
17、东汉末年,西域诸国更相攻灭,不断兼并,出现了几大地方政权并立的局面:若羌、且末、小宛、精绝等地并属于鄯善;戎卢、风弥、渠勒、皮山等地并属于于阗;尉犁、危须、山国并属于焉耆;姑墨、温宿、尉头、乌垒并属于龟兹;桢中、莎车、竭石、渠沙、西夜、依耐、蒲犁、亿若、榆令、捐毒、琴、休循并属于疏勒;吐鲁番为车师前部;东部天山以北的东且弥、西且弥、卑陆、蒲类、乌贪等地并属于车师后部;焉耆以西至伊犁河源为悦般;伊犁河流域及准噶尔盆地西部为乌孙;阿尔泰山西南部及蒲类海周围为鲜卑民族右部。
18、焉耆王见班超突然到来,出于意外,大惊,想逃入山中顽抗。
19、焉耆回族民歌的形式可分为花儿、宴席曲小调。东乡族通常
20、《北史》卷99《铁勒传》载:“伊吾以西,焉耆之北,傍白山,则有契?、薄落、职乙、?苏婆那曷、乌?、纥骨、也?、于尼护等,胜兵可二万。
21、语族之东吐火罗语、焉耆语,西吐火罗语、龟兹语等。
22、“焉耆镇守使谁边得?
23、焉耆盆地是一个天山山间盆地,盆地西南缘发育一条走向北西西的右行走滑活动断层,最大走滑距离为210m ,走滑速率约10mm / yr ,盆地西北缘发育走向近东西的活动褶皱。
24、戎卢:在今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南;(十)纡弥: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东;(十一)渠勒: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南;(上述四国全部在今和田地区东部一带,均已被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淹没)(十二)皮山: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东南的藏桂乡附近,尚有汉时皮山古城废墟;(十三)、西夜:在今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西南;(十四)蒲犁:在今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东一带;(十五)依耐:今新疆喀什地区英吉莎县东南;(十六)疏勒:今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和喀什市;(十七)莎车:今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后被于阗吞并;(十八)尉头:今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和喀什地区巴楚县一带;(十九)温宿:今新疆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和温宿县一带;(二十)尉犁: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和尉犁县,后被焉耆吞并;(二十一)姑墨:今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一带;(二十二)卑陆: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北一带;(二十三)乌贪訾: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昌吉市以北一带;(二十四)卑陆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以东一带;(二十五)单桓: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东北;(二十六)蒲类: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二十七)蒲类后国:今新疆哈密地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二十八)西且弥:今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东南;(二十九)东且弥: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昌吉市以西;(三十)劫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东北;(三十一)狐胡: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以北;(三十二)山国: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东;(三十三)车师前国:现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交河故城;(三十四)车师后国:现新疆乌鲁木齐市及附近地区;(三十五)车师尉都国: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东南;(三十六)车师后城国:今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周围。
25、除了东南海外之国,可以说十四个酋长国是唐王朝核心统治区的周遍所有政权的总和,包括有突厥可汗、吐蕃赞府、于阗王、焉耆王、高昌王、薛延陀可汗、吐谷浑可汗、龟兹王、林邑王、新罗乐浪女郡王、婆罗门王等。
26、《后汉书?班超传》:“乃期大会诸国王,因扬声当重加赏赐,于是焉耆王广、尉犁王泛及北?支等三十人相率诣超。
27、A方言(阿耆尼语或东部吐火罗语)的写本仅被发现于吐鲁番与焉耆二地。
28、对焉耆盆地多目标定向探井井身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9、其时柔然复壮,并高昌,役属西域焉耆、鄯善、龟兹、姑墨诸国,进击南疆的于阗。
30、据地理学家考证,真正的流沙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下辖的焉耆回族自治县开都河南岸。
31、针对焉耆盆地的实际构造问题,设计了刚性边界基底均匀收缩斜向挤压砂箱实验模型。
32、吕光遂进军至焉耆,国王泥流率其旁国投降,唯龟兹(今新疆库车)王帛纯据城抗御。
33、焉耆等设3?4个译长,小国如姑墨(阿克苏)、尉犁等,设1?2名译长。
34、吕光率军在茫茫戈壁和沙漠中行进300多里,进至焉耆,国王泥流率其旁国投降,唯龟兹王帛纯据城抗御。
35、姑臧、焉耆、龟兹、鄯善和高昌等地的联系情况。
36、焉耆盆地侏罗系包裹体与油气运聚期次的关系
37、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扼丝绸之路的要冲。
38、研究指出,水进序列的含煤建造是焉耆盆地煤系烃源岩成烃的有利环境。
39、〖出处〗《魏书?西域传?焉耆》:“焉耆为国,斗绝一隅,不乱日久。
40、轮台县野云沟乡和策大雅乡,汉代为西域都护府乌垒城所在地,是当时西域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唐时属龟兹都督府乌垒州,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置轮台县,民国时期先后隶属阿克苏道和焉耆专区。
41、汉长城出土汉简中,也提到“东叶捷翕侯、故焉耆侯虏址妻即鄯善女”。
42、普济堂6年来进军库尔勒、昌吉、米泉、喀什、石河子、焉耆、阿克苏等周边城市,建立了60多家连锁门店,全面推动了新疆医药零售业健康快速发展。
43、焉耆国的发展蒸蒸日上,城乡变化日新月异。
44、皮山同时已并入于阗;尉犁、危须、山国等皆属焉耆;姑墨、温宿,尉头等并入龟兹;莎车,西夜,依耐、蒲犁、捐毒、体循等并入疏勒;车师,后被北凉进入西域之沮渠无讳兄弟攻灭。
45、摘要针对焉耆盆地部分生产井,在投产过程中存在随时间的延长含水率下降的反常现象,提出了低渗地层存在低含水油层的观点。
46、第三章将与令公会猎于龟兹焉耆间(求月票!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