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旨:yí zhǐ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谓遗却精深的旨意。《文选·左思<魏都赋>》:“虽选言以简章,徒九復而遗旨。” 李善 注:“言虽选言简章,徒至九復,而犹遗其精旨也。”2. 指前人精深的旨意。《晋书·慕容翰载记》:“上成先王遗旨,下谢山海之责。”《宋书·谢灵运传》:“析旷劫之微言,説像法之遗旨。” 宋 刘克庄 《哨遍》词:“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 孔 颜 犹有遗旨。”3. 遗言;遗嘱。《宋书·孝义传·余齐民》:“ 齐民 至性由中,情非外感,淳情凝至,深心天彻,跪讯遗旨,一慟殞亡。”4. 犹遗诏。《晋书·何充传》:“及帝崩, 充 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 穆帝 。”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后妃》:“自孟夏弗豫,有遗旨,金银珠玉不许自随。” 唐 柳宗元 《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表》之三:“伏以万机至重,遗旨难违,再献表章,上尘旒扆。”
1、每惟圣善,敦睦遗旨,渭阳之感,永怀靡及。
2、陵坟未干,情事犹昨,遂蔑弃遗旨,显违成规,整棹浮舟,以示归志,肆心专己,无复谘承。
3、今奉遵遗旨,翊戴为主,君以为何如?
4、宋刘克庄《哨遍》词:“嗟此意谁论,其言甚壮,孔颜犹有遗旨。
5、她临终时,曾降遗旨,并书之金册,安排了自己的后事。
6、幸避地而高栖,凭调御之遗旨。
7、今仰奉遗旨,依《阳秋》二汉孝怀皇帝故事,上太妃尊号曰简文太后。
8、凤太祖逝世时,颁下遗旨,神凤王朝的帝皇,必须由赫连家的小姐诞下。
9、请辨正宣仁国史之谤,述钦圣遗旨以复瑶华,大享神祖仍用富弼侑食,释奠先圣不当以王安石配,后皆施行。
10、世宗以高祖遗旨,减封二百户,别封循义为平乡男。
11、一代一代的南宋皇帝“因循”高宗皇帝之旨“岁月滋久,遂成缺典”,不敢突破先帝的遗旨,这个理由基本上是可信的。
12、武宗即位之初,他按照孝宗遗旨,裁去传奉官七百六十二人。
13、本朝亲睦九族,恕己及物,上遵太祖遗旨,下思继好之义。
14、因为在他晚年时,所以在他驾崩时,不许皇族将他的灵柩放入祖陵,而是下遗旨给他的心腹太医皇莆均,让他带领一些忠于他的死士一齐去了那个鲜为人知的秘陵。
15、及帝崩,充奉遗旨,便立太子,是为穆帝,冰、翼甚恨之。
16、北海王详奉宣遗旨,长秋卿白整等入授后药。
17、叙事则搜证各籍,持义则特仿庐陵,不敢拟古,亦不敢违古,将以借粗俗之芜词,显文忠之遗旨,世有大雅,当勿笑我为效颦也。
18、虽选言以简章,徒九复而遗旨。
19、他遵父遗旨,借道南宋进军南京。
20、卫绍王即位,大安元年二月,诏曰:“章宗皇帝以天下重器畀于眇躬,遗旨谓掖庭内人有娠者两位,如得男则立为储贰。“晋邸(泰定帝)违盟构逆,据有神器,天示谴告,竟陨厥身;于是宗戚旧臣,协谋以举义,正名以讨罪,揆诸统绪,属在眇躬。
21、【来源】:隋炀帝《答释智?遗旨书》:“世世生生,师资不阙,革凡登圣,给侍无亏。
22、况受先皇遗旨,委寄不轻。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