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慰:xuān wèi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谓大臣代表皇帝视察某一地区,宣扬政令,安抚百姓。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饮茶》:“御史大夫 李季卿 宣慰 江南 ,至 临淮县 舘,或言 伯熊 善茶者, 李公 请为之。” 宋 范仲淹 《陈乞邓州状》:“臣既获闻命,因敢请行,遽将宣慰之恩,来安屯戍之旅。”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 孙士毅 、 许世亨 入城宣慰而出。”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三章第三节:“ 清 政府忽而派大员入 川 宣慰,忽而调军队进 川 剿办,陷入极端混乱之状态。”★安抚慰劳。 【造句】演艺界决定组团到国外表演,宣慰侨胞。 ★安抚慰劳。如:「宣慰侨胞」。职官名。元、明在边地宣布政令以安慰人民之官。民国初年亦曾于蒙古等地置宣慰使。
1、湖北宣慰使郑鼎出兵镇压,义军决堤灌水,元军溃败,郑鼎也舟覆溺死。
2、碑阳刻《张宣慰登泰山记》,碑阴刻《五岳真形之图》。
3、境内有桑植军民宣慰司城遗址。
4、诏择临难不慑者,即其军以谕之,遂命?为徐州宣慰使。
5、元为石千蛮夷军民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
6、继陈便民一十五事,其略曰:并行省,削冗官,钤镇戍,拘官船,业流民,录故官,赃馈遗,淮浙盐运司直隶行省,行大司农营田司并入宣慰司,理讼勿分南北,公田召佃仍减其租,革宋公吏勿容作弊。
7、1293年改隶黄州路,后复隶湖北道宣慰司。
8、唐陆贽《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又以军费滋广,公储不充,厚取於人,罔率厥典,科条互设,诛?无常。
9、陇川宣抚司:元为平缅宣慰司。
10、并於旧港设立旧港宣慰司。
11、洮州军民卫:元为洮州直隶州,属吐蕃宣慰司。
12、行省废后,改任四川北道宣慰使。也就是著名的“拒婚废后”事件。
13、元为乌撒乌蒙宣慰司乌蒙路,录属云南行省。
14、嘉靖三十四年至四十一年(公元1555-1562年),他三次应诏率容美土兵出征,屡战屡捷,受到朱明王朝的嘉奖,特别是嘉靖三十八年,第二次奉诏抗倭,取得舟山之捷,在班师凯旋之日,总督胡宗宪为其“张筵饯送”,并赐犒军银一万七千两,田九霄坚辞不受,将银封贮于嘉兴府库,向朱明王朝再次提出“恢复祖职”的请求,他说:“土人效力疆场,犬马微劳,分所宜也,不敢受赏,但朝廷能念累世边臣,赐复洪武初年军民宣慰旧职,俾祖宗蒙德,子孙荷荣,于愿足矣。
15、宣慰女杰是奢香,求治马狂京都住。
16、秉承元世祖旨意,福建行省派遣蒲寿庚长子、正奉大夫工部尚书海外诸蕃宣慰使蒲师文和蒲寿庚亲信孙胜夫、尤永贤等人“通道外国,抚宣诸夷”。
17、在征服与统治山西地区的过程之中,元统治者陆续建立过一些地方政权机构,其中便包括有宣慰司。
18、《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昨者改元施令,悔往布新,将反侧获安,则干戈日弭。
19、命增置朵甘思宣慰司及招讨等司。
20、宣慰使韩朝彩等固守,兼训以万骑屯西山,成德、幽州各遣兵救?。
21、明属朵甘都司董卜韩胡宣慰司管辖。
22、属乌撒乌蒙宣慰司。
23、1507),土家族,永顺宣慰司彭显英之子,弘治五年(1492年)袭父职,是年,调征施州银山岭,六年(1493年)调征贵州都匀。
24、二十三年,升同知宣慰司事。论思州田氏与元明思州宣慰司
25、元朝时期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
26、时宣慰使王刚中以土人饶赀,颇擅作威福,忙兀台虑其有变,奏移之他道。
27、论思州田氏与元明思州宣慰司
28、前此土目世职,不过宣慰,三桂滥加至将军、总兵。
29、至元二十年(1283),又置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慰司,派都元帅忽必来、别速台等戍守,诸王阿只吉节制。
30、元代有钮克让,介休人,官至宣慰使,为官
31、元世祖平定康藏,建都北京,派宗王、万户府、吐蕃宣慰使俱驻河州。
32、永乐四年(1406)置底马撒军民宣慰司。茂州:元为直隶州,属吐蕃宣慰司。
33、王瑛因皇帝器重任中军司马,手握虎符;王玮任奉议大夫,王璧兄弟任吐蕃宣慰使。其中王瑛因皇帝器重任中军司马,手握虎符;王玮任奉议大夫,王璧兄弟任吐蕃宣慰使。
34、元时置碉门、鱼通、黎、雅、长河西、宁远六安抚司,隶吐蕃宣慰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