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福:méi fú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汉 九江郡 寿春 人,字 子真 。官 南昌 尉。及 王莽 当政,乃弃家隐居。后世关于其成仙的传说甚多, 江 南各地以至 闽 粤 ,多有其所谓修炼成仙的遗迹。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 范蠡 出江湖, 梅福 入城市。” 唐 高适 《封丘作》诗:“乃知 梅福 徒为尔,转忆 陶潜 归去来。” 明 夏完淳 《避地》诗之三:“入市逢 梅福 ,游仙访 葛洪 。”
2、梅福惭仙吏,羊公赏下僚。
3、《汉书?梅福传》:“天下布衣,各厉志竭精以赴阙廷。
4、作《陆贡士来复述昔年代许舍人曦草疏攻郑?事》诗:“梅福佯狂名字改,子山流落鬓毛侵。
5、宋方勺《泊宅编》卷二:“西汉梅福自九江尉去,隐为吴门卒。
6、《梅福封寿春真人制》:“某在汉之际,数以孤远极言天下之事,其志壮哉。
7、出处《汉书?梅福传》:“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8、晋陆云《登遐颂?梅福》:“在汉之衰,颓火炎精。
9、出处《汉书?梅福传》:“定以天下布衣励志竭精,以赴延阙。
10、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四?洪州》:“梅福池,一名风雨池,梅福种莲池。
11、在远山中,有一座龙眠山,北宋大画家李公麟曾在此息居作画;湖北岸是大梅山,梅山东北坡原有梅仙祠和梅仙洞,相传汉代南昌尉梅福辞官后,隐居此处,于山间石洞修成正果,羽化而登仙。
12、据史料记载,中国著名方士梅福因僻王莽之乱,弃家求仙,曾隐居大梅山,自称“吴门市翠”,现遗迹隐约可考。
13、云:“当代丹青手,无心不遗,高风梅福隐,绝学虎头痴。
14、出处《汉书?梅福传》:“言可采取者,秩以升斗之禄,赐以一束之帛。
15、【前汉?梅福传】?鹊遭害,则仁鸟增逝。
16、méi gōngㄇㄟ?ㄍㄨㄙ梅公指汉梅福。
17、仙尉”典出《汉书?梅福传》。
18、《汉书?梅福传》:“至秦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汉驱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
19、梅福传》:“叔孙通遁秦归汉,制作仪品。
20、méi fúchíㄇㄟ?ㄈㄨ?ㄔㄧ?梅福池相传为汉梅福种莲池,旧址在今江西省南昌市。
21、⑸仙尉:典出《汉书?梅福传》。
22、去年,日本的生育率(一个妇女一生中所生孩子的平均数量)下降至历史最低点,只有1 . 25 。严梅福、石人炳: 《中国农村婚嫁模式在生育率下降中的作
23、汉书梅福传师古注,阙里,是孔子的旧邻里,阙里就是阙党。
24、司空山渊源于周,开发于汉,盛极于唐;西汉末,梅福(字予贞)因上疏削王氏权柄,未成其愿,后便挂冠出游,归隐在此山赤壁下炼丹。
25、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十三?建州》:“梅君山在郡东南,云梅福?药於此山上升仙,因名之。
26、梅福传》:“故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孝元皇帝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
27、自秦汉到元代,许多高人雅士如秦代孔丘明、何紫霄,汉代梅福,晋代郭桂伦,唐代罗子房,宋代沈道麟等,或躲避战乱,或不满现实,或羡慕神仙,或奉旨弘法,都到山中练气修道。
28、传说为汉梅福炼药升仙处。缑岭升仙思子晋,淮山拔宅羡刘安。
29、严梅福、石人炳: 《中国农村婚嫁模式在生育率下降中的作
30、因此梅福挂冠而去。
31、后有人于会稽遇梅福,已更名改姓,为吴市门卒。
32、梅福传》:“故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
33、相传神农雨赤松子,西汉梅福,东汉左慈,晋王子王乔、勾漏令葛洪等吴楚神仙都在司空山赤壁丹砂下炼丹,赤松子为纪念司空山玄妙玉女首建玄妙观,上有“仙人岩”?D?D道家名宿东汉庐江府左慈都在司空山“仙人岩”建炉炼丹,左慈再建玄妙观,玄妙观位于“渡仙桥”和“天灯坡”之间。
34、《汉书?梅福传》:“故愿壹登文石之陛,涉赤墀之涂,当户牖之法坐,尽平生之愚虑。
35、为映吴梅福,迥看汉孟尝。
36、《汉书?梅福传》:“叔孙通遁秦归汉,制作仪品。
网友评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