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封

爱造句 3年前 (2021-12-30) 词语造句 251 0

敕封:chì fēng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皇帝颁诏书封赐臣僚爵号。 清 恽敬 《都昌元将军碑铭》:“自 明 洪武 中敕封,附祀於 左蠡山 之 湖神庙 。”★古代朝廷封赠官爵,称为「敕封」。清.恽敬〈都昌元将军庙碑铭〉:「自明洪武中敕封,附祀于左蠡山之湖神庙。」

1、据史料记载,黄龙寺建于唐乾宁年间(859年),创建者超慧降伏吕洞宾为侍客童子,声名鹊起;唐、宋曾三次敕封为“崇恩禅院”之名,丛林侧目;宋英宗治平二年,洪州太守程公孟敦请临济名僧慧南入主,创立黄龙宗,名声大振。本书作者全面系统阐述了黄龙地区多民族多种族信仰的由来,并结合作者自己的实地考察,付诸于现代旅游背景下加以深思,从历史学、文化学诸多方面给予黄龙宗教文化以全新的梳理,是一部研究黄龙地区宗教文化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目。

2、正门上方有敕封林公忠平王祖殿石扁额

3、皇帝大喜,敕封她“太乙仙姑”,南宋?郡宋真德秀亲自撰楹联:“愈母后痈疽,帝中简命;悯婴儿苦厄,天乙受经。

4、唐太和二年(西元八二八)庆成节,文宗诏宗密入内殿,问诸法要,赐紫袍,敕号大德,一时宗密受朝臣百姓敬仰。,亦复如是,造三男,天斗称其为‘轩辕昊’、‘笪殷昊’、‘伏羲昊’,敕封为‘三昊’,敕号曰:轩辕王、笪殷王、伏羲王。

5、中和三年(883年)以才武选为百将,次年敕封东平侯。

6、配萧氏,敕封恭人。

7、大厅两边红柱上写着清太宗张翱作的取材于张姓家族历史名仕的一对长联:“得姓由轩辕大儒一人铭垂二篇扶汉三杰功高四相敕封五虎博物六史貂冠七叶犹是清河旅派,扬名显奕祀位列八仙鼎甲九成平兴十策忍书百字金鉴千秋青钱万选道灵亿尊依然文献宗支。

8、该墓有近千年之历史,自宋经元、明、清、民国至现代,为潮州郡地著名墓葬之冠,其宝贵之处,碑文为宋碑原字,原碑文如下:“宋敕封宾州观察使附马国玺许公皇姬郡主赵氏墓”,其中值得一提的字有“附马”,其实,“附马”既不同于“驸马”又同于驸马,同者在于皆是公主的丈夫与皇帝女婿,异者在于附马封爵官阶高于驸马。

9、直到元代:一代祖元升元世祖皇帝敕封广福万隐宫赐--元化真人,二代祖道熙赐号静应弘仁金熄真人,三代祖志冲赐号太已修真保和真人,四代祖萧扶道蒙哥皇帝福秉唆鲁古唐妃赐号广福真人,五代祖萧抱珍忽必烈大王赐号微妙大师等,历代创教人兼理忠太师庙。

10、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被誉为“江南第一山”。

11、康熙九年(1670年)敕封文林郎,宝应县知县

12、李畋救驾有功,因此被唐太宗敕封为“爆竹祖师”。

13、时,敕封“三朵”为“大圣雪石定国安邦景帝”。

14、清顺治年间,该村先祖丁诰奉旨挥师南下,平蛮靖匪,威震一方,立下赫赫战功,顺治十年敕封其“怀远将军”,赐建“继序其皇”坊旌表其功。

15、他去世后,即被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

16、清正七品授文林郎,吏员出身者授宣义郎。十二年(1639年):敕封文林郎,有敕命二道。

17、辗转夕阳西下,已到掌灯时分,这时玉皇大帝就将自己的金拐杖化做一位和尚,来到张家门口,说是贫僧要见擅越。西额镌“径壁葛陂”,是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与鲍鸿大战于河南葛陂,仙人费长房投杖化龙的典故,隐寓斗岩白鲎仙翁雾助朱元璋战胜张士诚,敕封“龙王”的传说。

18、二百朝廷前几日已下旨,特敕封杨晓峰为楚王、开府仪同三司、金紫光禄大夫、汴京南路行军大元帅、龙虎上将军等一串头衔。

19、自宋徽宗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36次,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和“海上女神”,也和黄帝、孔子一起,成了由国家祭祀的神明。

20、岱庙内,汉武帝植下的柏树翠影婆娑;红门宫前,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的感慨,余音缭绕;回马山上,唐玄宗勒马而回的怯懦,神态尤现;云步桥畔,秦始皇敕封的五大夫松,瘦骨昂藏;十八盘道,李白、杜甫历代文人“笑拍红崖咏新作”,墨意未尽,豪风犹在;碧霞祠里,隆重的封禅仪式绰绰伊始。

21、明贾仲名《升仙梦》第一折:“今宵爽快,趁一天风清月白。每风清月白,常闻钟鼓之声,里人因为建岩立,宋敕封金牌。

22、道光三年(1823年)殿试中进士,敕封文林郎。

23、经浙江巡抚何挂清题请,清同治丁卯年浙江巡抚马新贻奉监议经内阁同意,于六月加封福佑王封典,敕封杨府(陶山杨国刚隐修处)为福保圣古寺,后改称杨府圣庙。

24、特敕封尔执掌东海,朝觐日出,暮转天河,夏散冬凝,周而复始,为分水将军之职。

25、元世祖时敕封“东华紫府少阳帝君”。

26、(这是一九六三年大面积摊坟时从墓碑上看到的)在建筑风格上依敕封青龙旗为依据处处龙体的形状建筑,如龙的前龙腿叫风水坡,按风水学叫祥光普照紫气东来,右腿靠三府沟边,动

27、明太祖朱元璋不忘旧愿,敕赐“白云禅寺”,京陵官贾纷相朝觐,史志中录“明皇敕封高峰白云禅寺乃宁郡东南第一古刹也。考古工作者还在一、二号墓以东约1.5公里处发现一块大石碑,碑文记载了陵园禁区内池囿、园林等内容,可能是守陵官员树立的界碑。

28、宋宣和年间敕封为“洞灵显化至德真人”。

29、后被敕封为阐教禅师。

30、自此,御奖黄袍,敕封威灵公,诏封守御城隍大神,荣膺三次嘉封,代代流传矣。

31、《敕封守御城隍大神碑文》记载:“城隍大神为国为民之心盖三百余年”。

32、辅佐武王伐纣,他跑下终南山管闲事,站在商纣一边对抗义师,不幸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

33、邳彤精通医理,济世救人,死后被敕封为“药王”,葬于安国南关。

34、只有桐柏宫等因为有历代皇帝的多次敕封,允许朝南,以显示地位。

35、清嘉庆十三年(1808)敕封福应夫人;同治四年(1865)加封灵感夫人,赐“福被曹江”匾额

36、吾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显王二郎是也。

37、晋安帝时,国家多难,梁山伯又屡显灵异为国效劳,为地方消灾,于是被敕封为“忠义王”。

38、伊丽莎白女王二世手持宝剑敕封他为爵士,将近400年前,伊丽莎白一世也曾手持同一把宝剑,把爵位赐予完成首次环球航行的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

39、朱陵观不断为皇上敕封复建、影响日益扩大。

40、如《释书契》:“汉制,约敕封侯曰册。

image.png

41、祠内有《唐圣赤诚段公传》石碑,据碑文记载,元代敕封段氏为洱水龙王,世俗遂以龙王称,明清均加封号,列人祀典,春秋享祭不废。

42、最早敕封关羽,不过是武成王配祀之一。

43、此外还有宋宁宗敕封的“九天巡按江夫人”殿;始建于宋元七年的岑洋“鹫峰寺”等古迹。

44、为邱祖戒弟子,敕封混元宗师,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一二八○年)庚辰,诣白云观邱祖传授心印衣钵,迭付三大戒,蒙元世祖皇帝命开龙门派,御赐辈代二十字(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付之,使流传戒法,是为龙门正宗第一代戒律祖师。

45、对于僧王而言,就一个“忠”字终其一生足矣。翌年,受到泰国僧王敕封为华僧传戒阿?黎位。

46、敕封义勇武安王,令从祀武成王庙。

47、墓碑上书有“敕封明灵昭惠显佑王之墓”。

48、1426年他被宣德皇帝敕封为“净觉慈济大国师”。

49、后敕封其为“光天王佛”。

50、纵观蜡祭仪礼的变化,一方面是封建统治者自秦汉以后,时而进行蜡祭,时而停止此仪礼,还掺杂进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内容;北宋以后完全停止了迎尸祭拜的蜡祭仪礼,迎合民众在蜡祭礼俗中的变化,将驱除螟蝗虫灾的神灵人格化,敕封刘?等人为“八蜡神”,供奉在八蜡庙中享受人们的祭祀。

51、顿时天空出现“空王古佛”四个金字,遂敕封志超为“空王佛”。

52、明成祖永乐十一年(1413)癸巳桂月望日,圣旨敕封“普济寺”。

53、伐纣,他跑下终南山管闲事,站在商纣一边对抗义师,不幸阵亡,一道游魂被敕封为专管迎福纳祥的真神,麾下有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供其使唤调遣。

54、皇帝闻其事,敕封蔡嵩、蔡岑为孝义灵椿王,立灵椿祠于县署后(今县宾馆处),塑二公之像于祠内,春秋祭祀,县宰上任亦先行拜谒。

55、宋时敕封:“圣通文武德理良横福德显应真君”。,谥曰思侯,二十八年,郭圣通逝世,葬于北芒。

56、纳西族木氏土司还大兴土木,拓修三朵神庙,铸大鼎和大钟详纪三朵种种圣迹,并奏请中央王朝敕封其为“大圣雪石北岳定国安邦景帝”。

57、后来为纪念清朝名将王得禄,在其逝世后,清廷特别敕封为太子太保,因而改为太保。

58、从以上民间祭祀刘猛将的活动来看,不论是农民(包括蚕农)和渔民所祭祀的刘猛将(或刘王),既不是南宋王朝敕封的“扬威侯天曹猛将”,也不是清王朝列入祀典的“驱蝗正神”刘猛将军,他是一位颇具特色的地方神。

59、首层置“都天置富财帛星君”神位,内设四间书房或课室;二层为《三圣阁》,(“三圣”即:敕封伏魔关圣帝君、大成至圣孔子先师、文昌开化梓潼帝君)。

60、次溪室宋氏,继室王氏皆敕封赠为孺人。

61、十六年春敕封“明觉禅师”,四月十五辞出,十月复奉旨住愍忠结制。

62、出处:清?汪琬《敕封徐母刘孺人墓志》:“素无铅华甘脆之好,衣不兼彩,食不重味。

63、臣于抚标访察惩治,请敕封疆大臣共相厘剔。

64、逾三日,天斗取其左锁骨,亦复如是,造三男,天斗称其为‘轩辕昊’、‘笪殷昊’、‘伏羲昊’,敕封为‘三昊’,敕号曰:轩辕王、笪殷王、伏羲王。

65、时敕封“东华紫府少阳帝君”。

66、仙逝后,他的魂灵经过南天门飘飘直上天界,到达灵霄殿接受玉帝的敕封,玉帝封他为“藏山灵感大王”、“翊化尊神”之位,让他造福盂民,世代享受人间香火。

67、1539年(明世宋嘉靖十八年),敕封曾子为宗圣公。

68、宋、元两代,李冰父子先后敕封为王,故将崇德祠改为二王庙。

69、刘秀称光武帝后,敕封“孝感圣姑庙”。

70、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

71、于大定二十一年(1181)敕封山灵地大房山神为保陵公。

72、除了这些享受国家敕封的正神之外,还有一些孤鬼野魂,妖魔鬼怪在民间装神弄鬼,卖弄神通,妄称神明,诱使一些无知乡民为自己竖立神像,祭拜香火。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