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晷焚膏

爱造句 4年前 (2021-12-22) 经典造句 128 0

继晷焚膏:jìguǐféngāo基本解释: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详细解释: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夜以继日的勤读不怠。参见「焚膏继晷」条。明.邵璨《香囊记.第二出》:「青云梦杳,且就学趋庭,继晷焚膏。」★修订本参考资料:夜以继日的勤读不怠。见焚膏继晷条。明˙邵璨˙香囊记˙第二出:青云梦杳,且就学趋庭,继晷焚膏。★02.明.无名氏《运甓记.第四出》:「谆谆慈命课昕夕,继晷焚膏,断机丸墨,筐笈饶经籍。」★释义义参「焚膏继晷」。见「焚膏继晷」条。典源此处所列为「焚膏继晷」之典源,提供参考。唐.韩愈〈进学解〉(据《全唐文.卷五五八.韩愈》引)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1>之文,手不停披2>于百家之编3>;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元。贪多务得,细大不捐4>。焚膏油以继晷5>,恒兀兀6>以穷年:先生之于业可谓勤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1)六艺:儒家的六经。指诗、书、易、礼、乐、春秋。(2)披:翻阅。(3)百家之编:诸子百家的典籍。(4)细大不捐:大小兼容并收,皆不抛弃。见「细大不捐」。(5)焚膏以继晷:膏油,灯油,此指灯烛。晷,日光。(6)兀兀:音ㄨˋ ㄨˋ,劳苦不息的样子。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焚膏继晷」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韩愈是唐代着名文人,通六经百家之学,崇尚儒术,攘斥佛、老,以提倡古文为职志,文章自成一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如同中国其他读书人一般,韩愈也希望能受朝廷重用,一展抱负与长才。他在年少时便中进士第,但因个性不适官场,一辈子在仕途中浮沉不定,颇有失志之感,〈进学解〉这篇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写成。文中叙述大学老师训诲他的学生说:「你们要勤奋努力的学习,以后才能有成就。学问和品德都好,未来也不怕被埋没。」话都还没说完,就有一位学生讥笑他说:「老师,您不要骗我们了!这麽久以来,我看您已是精通六艺,每天仍是手不释卷,大大小小的知识一丝一毫也不放过,连夜晚都点灯接着白天来读书。结果呢?只因抨击异教邪说,排斥佛、老思想,便遭当权者排挤,不被重用,以致生活困苦不堪。您自己有这样的遭遇,居然还要我们专心做学问!」韩愈藉老师与学生之口,一方面讥讽为政者不能善用人才,一方面也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失落。「焚膏继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夜以继日地勤读不怠,后亦用来形容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动。书证

1、但即便如此刘国建他改变的格局的时候也非常艰难,他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他暇不暖席、夜以继日、孳孳不倦、继晷焚膏、废寝忘餐、发愤忘食的为龙川工作。

2、1992年7月患病住院,10月出院,立即全心投入《黄帝内经太素》的整理工作,正如自己所说:“寒冬酷暑,继晷焚膏,未尝稍懈。

3、他的小令《五十抒怀》便充分反映了他的心声:“心益壮,鬓成霜,继晷焚膏老至忘。

4、造句青云梦杳,且就学趋庭,继晷焚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