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夏

爱造句 4年前 (2021-12-09) 经典造句 153 0

肆夏:sì xià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1. 古乐章名。《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 郑玄 注:“三夏,皆乐章名。”《左传·襄公四年》:“ 穆叔 如 晋 ,报 知武子 之聘也, 晋侯 享之。金奏《肆夏》之三,不拜。”《淮南子·齐俗训》:“古者非不知繁升降槃还之礼也,蹀《采齐》、《肆夏》之容也,以为旷日烦民而无所用,故制礼足以佐实喻意而已矣。” 汉 扬雄 《剧秦美新》:“式軨轩、旂旗以示之,扬和鸞、《肆夏》以节之。”2. 泛指宴饮、迎送宾客之乐。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神禽率舞,光浮《肆夏》之轩;瑞鸟相鸣,响叶钧天之乐。”参见“ 九夏 ”。

1、金奏《肆夏》之三,不拜。

2、《肆夏》是“九夏”中的重要一篇,其演奏场合及演奏对象十分复杂,主要功能是在各种礼仪活动中

3、唯送神之乐,宋孝建二年秋起居注云奏《肆夏》,永明中改奏《昭夏》。

4、古代乐曲《肆夏》、《韶夏》、《纳夏》的总称。

5、唐王勃《乾元殿颂》序:“神禽率舞,光浮《肆夏》之轩;瑞鸟相鸣,响叶钧天之乐。

6、尸出入,则令奏《肆夏》。

7、夏、商、周三代时期的礼仪规定:春天早晨要迎接日出,秋天日落的时候要迎接夕月,这是用来弘扬敬道的办法;春季和秋季人学时教室里坐着国家元老,帝王要拿着醯,亲自馈赠给他们,这是用来弘扬孝道的办法;出门远行则在车马上配上铃铛,慢行则符台《采齐》的音律,快走则符合《肆夏》的音节,这是用来掌握节度的办法;对于飞禽走兽见到活着便不杀它吃,听到过它的叫声便不吃它的肉,因此远离厨房,这是长施恩惠,并且弘扬仁德的办法。

8、是金奏《肆夏》也,公卿焉得

9、古代郊庙乐曲《昭夏》《皇夏》《诚夏》《需夏》《肆夏》的合称。

10、又《左传》:金奏《肆夏》之三。

11、南朝齐谢超宗《齐太庙乐歌肆夏乐》:“礼既升,乐以愉。

12、乐及《鹿鸣》之三,而后拜乐三……对曰:‘……夫先乐金奏《肆夏》:《樊》、《遏》、《渠》,天子所以享元侯也。

13、所以“古人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

14、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夏》、《骜夏》。

15、尸出入奏肆夏,牲出入奏昭夏,?客至奏纳夏,臣有功奏章夏,夫人祭奏齐夏,族人侍奏族夏,客醉而出奏?夏,公出入奏骜夏。

16、三代之礼: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以鸾和,步中《采齐》,趣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其于禽兽,见其生不食其死,闻其声不食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仁也。

17、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夏》、《骜夏》。蔚籽音作为新一代的时代女郎,年仅23岁,便已经是昭夏集团的女总裁,某一天,被狐朋狗友们灌醉丢进夜店,找了一个绝色牛郎来伺候。

18、《淮南子?齐俗训》:“古者非不知繁升降盘还之礼也,蹀《采齐》、《肆夏》之容也,以为旷日烦民而无所用,故制礼足以佐实喻意而已矣。

19、《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鸣也。

image.png

20、’”南朝宋王韶之《肆夏乐歌》:“於铄我皇,体仁包元。

21、《礼记?玉藻》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

22、汉扬雄《剧秦美新》:“式?轩、?旗以示之,扬和鸾、《肆夏》以节之。

23、方世举云:“《左传》:‘肆夏,天子所以享元侯也。

24、兹譬鸣和鸾,协采齐肆夏。

25、《周礼?春官?大司乐》:“王出入则令奏《王夏》,尸出入则令奏《肆夏》,牲出入则令奏《昭夏》。

26、《周礼?钟师》云:尸出入奏《肆夏》。

27、如祭祀天神,“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祀山川,则“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天子接见牧伯(诸侯之长),奏《肆夏》;周王宴享诸侯,奏《湛露》、《彤弓》;诸侯相见,奏《文王》等。

28、悼公令人演奏的是:乐曲《樊》、《遏》、《渠》(《肆夏》名《樊》,《昭夏》名《遏》,《纳夏》名《渠》)。

29、可见,《肆夏》之类是乐曲,而《大雅》、《小雅》则是有辞的歌诗。

30、唐皮日休《九夏歌?肆夏》:“??清庙,仪仪衮服。

31、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纳夏》、《章夏》、《齐夏》、《族夏》、《械夏》、《骜夏》。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