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橹

爱造句 4年前 (2021-11-25) 未命名 159 0

漂橹:piāolǔ 基本解释:●详细解释:亦作“漂樐”。亦作“漂卤”。谓血流浮起大盾牌。形容杀伤极多。《战国策·中山策》:“大破二国之军,流血漂卤,斩首二十四万。”汉贾谊《过秦论》上:“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覆尸百万,流血漂櫓。”櫓,一本作“樐”。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元戎启行,未鼓而破,伏尸千万,流血漂樐。”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或流血漂櫓,积尸筑京;或坑降万计,析骸易子。”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特以神武不杀,哀者能胜,故无取乎漂櫓成渠耳。”

1、而制其弊(22),追亡逐北(23),伏尸百万,流血漂橹(24),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2、汉贾谊《过秦论》上:“秦有馀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覆尸百万,流血漂橹。

3、从战马嘶鸣的气氛,可以想象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杀场;那铁骑欲出的气势,可以想象到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悲壮场面。

4、尸横遍地,流血漂橹,腾沸的杀声盈于四野,惊心动魄的恶战厮杀仿佛充塞吞没了整片草原。

5、【成语用法示例】:流血漂橹的台儿庄保卫战、气动山河的淞沪会战、国共联手的忻口战役、苦战47天的衡阳保卫战……中国军人的抗战悲歌,穿越时空,至今仍感召世人。

6、贾谊在《过秦论》里写的“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意思是战场厮杀惨烈,无数战死的人血流成河,都能把大盾漂浮起来。

7、美人迟暮,英雄白头出现在赵子轩眼中的不是他想象中的英武天子,而是一个华发已生,面色困倦的面孔,只有从他的眉宇间,才依稀可见当年那个叱咤风云,挥手间流血漂橹的英武不凡。

8、东方,秦王朝凭借着所向无敌的虎狼之师,纵横中原,以至于中原大地上“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9、《汉书》云‘血流漂橹’,橹即?,俗呼为傍牌。

10、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11、但是上述四种行为即使再严重,也不会比“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侵人之国严重吧。

12、多少次,我眺河思索:1 00 0多年前,唐朝诗人杜牧夜泊秦淮,为何吟出的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忧愤诗句;7 00多年前,爱国词人辛弃疾泛舟秦淮,又为何要“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公元1 84 0年,《南京条约》是在停泊在秦淮河口的江面上的“康华丽”巡洋舰上签字的,此后秦淮河边的天国树起了“反清灭洋”的大旗;还有我居住的小城,太平军曾三进三出,那些流血漂橹的将士,为何圆睁的怒目至死未瞑?

13、秦有馀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国请服,弱国入朝。

14、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15、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16、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或流血漂橹,积尸筑京;或坑降万计,析骸易子。

image.png

17、染指江山,遇佛杀佛,流血漂橹,狼烟风沙。

18、动辄流血漂橹、投鞭断流,那是何等的声势,那是何等的英雄气魄!君不见,投鞭淝水,赋诗赤壁,得意螂螳漫过喜,忽来黄雀逃何及。

19、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国军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东方,秦王朝凭借着所向无敌的虎狼之师,纵横中原,以至于中原大地上“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20、⑧流血漂橹(漂,动词使动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