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投火:fēiétóuhuǒ 基本解释: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详细解释: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我已曾着人拏住杨景焦赞两个,正是飞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里。」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九出》:「下官约董吴二兄同奏权奸,正是累卵击石,犯之必碎,飞蛾投火,触之必焦。」也作「飞蛾赴火」。★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我已曾着人拏住杨景焦赞两个,正是飞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里。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十九出:下官约董吴二兄同奏权奸,正是累卵击石,犯之必碎,飞蛾投火,触之必焦。亦作飞蛾赴火。
1、你的力量会唤起她对男人的仰望,她会像飞蛾投火,目光中露出尊敬,无怨无悔。
2、在骄傲自信的瑞士厂商看来,精工此举不过是飞蛾投火,自取灭亡。
3、人们追名逐利,正如飞蛾投火一般。
4、胡克挥剑冲上,宛如飞蛾投火。
5、应时一条条的白色水龙,突然凭空而现,犹如飞蛾投火一般一条接着一条冲向了前方的金龙巨龙。
6、一场蓄意已久的惊天阴谋,一次明知是飞蛾投火的暗杀,却依旧独子向前,注定的结果,意外的事件。
7、好心的朋友劝告陈川:“在这里治沙,无异于飞蛾投火,还是趁早作罢。
8、大敌当前,你一个人盲目行动,岂不等于飞蛾投火。
9、这厮叵耐狠毒,显然是欲诓我等飞蛾投火!想那戚继光极善用兵,难道因为皇上犒劳将士,便不防着我们前去劫营么?
10、目睹着交趾最勇敢的军人就这样如同稻草一般的被风雨军割落,却依旧仿佛飞蛾投火一般无怨无悔的战斗,张文彬的心里突然对眼前的背叛者产生了极大的厌恶。
11、伪装的健康知识,比害人的毒药更容易伤害我们,因为它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让我们如飞蛾投火般自己撞上去。
12、这里,诗人也没有进一步揭示她的内心活动,而读者自会这样设想:如果说她看到飞鸟归巢会感伤自己还不如飞鸟,那么,当她看到飞蛾投火会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而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自我哀怜。
13、大敌当前,你一个人盲目行动,岂不等于飞蛾投火。
14、贺注定只能成为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乡土英雄,他这样的人不可能救中国,也不可能救乡民,飞蛾投火的结局只能成就他在乡民中的英雄传说。
15、飞蛾投火被人们笑其愚蠢;而那些追名逐利以至于身败名裂的人,不是更加可笑吗?
16、这家伙畏罪潜逃,今天自己送上门来,岂不是飞蛾投火。
17、这家伙畏罪潜逃,今天自己送上门来,岂不是飞蛾投火。
18、焦赞两个,正是飞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里。
19、对未来和感情的玄想,自我感伤的沉溺,与暗自喜欢的女孩子你来我往的“斗嘴”,对同龄人青春面庞和青春朝气的感受和赞美……青春的“第一次”令人怀念和激动,然而“飞蛾投火”式的激情冲动却难使这一时期的经历得到现实的根基和延续,感情的纯美臆造,玄想带来的纠葛缠绕,以及带有自我感伤成分的盟誓与伤别,都使十九岁的经历以酸涩的“青果”存留于青春的“历史”。
20、一里开外的丛林下已经撒落了厚厚的一层毒蜂尸粉,可毒蜂还是如同飞蛾投火一般前仆后继,悍不畏死。
21、瞬间接近光速,如飞蛾投火般地朝着金色光团冲了过去。
22、几位大臣知道这样做等于是飞蛾投火,都劝他暂时忍耐。
23、别人劝他不要飞蛾投火,可是何复不听。
24、他麾下虎卫众高手纷纷扑向李越前,却如飞蛾投火一般,只在须臾之间,便已所剩无几。
25、又似飞蛾投火般将门撞得啪啪地响。
26、连登摆手说:“我不去,分明教我飞蛾投火,自送其死。
27、一有美眉出现,男士们便前赴后继,上演了一出出飞蛾投火、绝路狂奔的悲剧。